4.2万VS5870元 中日便利店差距这么大?
联商网消息:5月19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裴亮在便利店大会上给出了便利店行业的平均数据,“我们的生产效率是5870元平均日销售额,台湾达到了1.5万元,日本达到了4.2万元,这样的差距非常巨大。”
此消息一出,日本便利店日均4.2万的销售额让部分业内人士质疑,中日便利店的日均销售额差距真的有这么大吗?
日均4.2万,这个数据真实吗?
日均4.2万是个什么概念呢?质疑者们算了这样一笔帐。假如说一家便利店单店客单价在9-15元之间,我们取最高值15元,4.2万元就意味着每天要产生2800单销售,也就是说每小时产生116笔交易,即每分钟产生1.94笔交易,这样的交易速度看起来是不可能的。
一位便利店从业人员告诉记者:“便利店的高峰期一般在早上6:30—9:30,中午11:00-14:00,下午17:00-20:00以及晚上22:00-24:00”,而为了解答质疑者的问题,记者随后采访便利店从业人员和行业专家,日均4.2万的销售额真的是行业不可攻破的“堡垒“吗?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外资便利店高管告诉《联商网》:“日本7-11公布的日销售额是67万多日元,按照1万日元约合600多元人民币来换算的话,那么4.2万元这个数字是正确的。”这也就是说,上文中所提到的数据,其实是7-11在日本的销售情况,而非日本全部便利店日均销售额,虽然说销售额不等同于利润额,但是4.2万看起来依然像是一个”神话“。
▲看看日本便利店有多便利?(图片来自好奇心日报)
▲国内部分便利店内的增值服务(图片来自网络)
首都经贸大学陈立平教授告诉记者:“从日本的平均收入及物价看,这样的收入是正常的,日本便利店的小时工工资大概是我们的3-5倍“,因为日本便利店的服务型收入比例提高,包括公共支付费用的手续费、复印费、ATM手续费、线上销售额、宣传物摆放费等比例都在提高,在这种情况下,4.2万也就不足为奇了,反观国内的便利店,由于目前服务性功能不够完善以及地域差异等原因,日均销售额低也就不可避免,但这也同样证明了便利店未来大有可为。
记者了解到,以成都某家便利店为例,一年中单店销售额最高可以达到9万,但是这种其实属于突发的高额销售,只是“昙花一现”,毕竟月日均、年日均销售额才最重要,中国便利店要想“持续发力”,必须改变“后劲不足”这一短板。
中国便利店路在何方?
近年来,国内大型超市转型便利店渐成行业趋势,华润万家、家乐福、武汉中百、步步高、天虹商场等零售企业都在进入或加速便利店扩张,火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虽然便利店业态大受追捧,但是单店销售额不高同样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此前发布的中国连锁百强榜单上的数据来看,美宜佳7400家门店的销售额为83.25亿,平均下来的单店日均销售为3082元,北京好邻居便利店300家店的销售额为6亿,平均下来单店日均销售为5480元。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
上述外资便利店高管告诉《联商网》,中日便利店差距之所以这样大,首要原因在于店铺,提供便利的便利店其实并不便利,而造成不便利的因素也很多,比如说在服务项目上受到政府的制约,在连锁体系发展上受到税收的制约,在商品结构上受到产地和物流的制约,在利润产出上受到成本(包括房租、人工等)的制约,在管理上受到能力的制约,在全渠道发展上受到思维的制约等等,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导致了便利店“徒有其名”这一现象。
其二,消费者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消费者购物习惯的不成熟、生活习惯的多样化、生活水平的差异化、城市发展不平均等,都制约了传统便利店模式的发展。
陈立平向记者表示,“日本便利店发展至今已经40多年了,他们也是在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和消费变化中发展完善的,中国便利店也要和社会发展想适应。”
▲日本人最喜欢便利店的十大理由
其实,便利店的特性之一就是覆盖的商圈很小,根据分析来看,每个商圈里面的人是有一定特性的,他们所喜好的东西也有一定的倾向性。所以从表面上来看,店铺看上去一样,但实际里面的东西是要有变化的,便利店里面的东西是否能够吸引人进来,这个是在竞争中获胜的重要因素。因此便利店要想做好,必须研究商圈居民的饮食习惯,否则很难抵挡专业饮食店的“侵袭”。
数据显示,7-11在中国销量最多的是便当和午餐(FF料理),目标购买率分别为21.9%和14.1%,顾客在7-11购买的七成以上是快餐和日配商品。而这,正是中国便利店所缺少的。
而对于增值服务来说,因为淘宝等手机缴费的普及,所以部分便利店的增值服务形同虚设,使用率极低,或许便利店应该更多发力家政等方面的增值服务,让虚置的服务”活“过来。
业内人士总结:
便利店必须要加强自身平台建设和服务能力,在增加商品数量的同时,还要扩大差异化产品、研制新品、改善门店环境、扩大增值服务,认真做加法,明白顾客需要什么,根据顾客需求来加商品和服务,变“店”为“服务中心”去提高销售额,虽然目前适合中国的便利店的发展模式还在摸索中,但可以肯定的是,照搬外国模式肯定是不行的。
(来源:联商网 罗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