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网意,让网络群众路线走得好

22.04.2016  10:18
群众 网意 领导 网络 路线 网民 上网 互联网 民意 干部

在4月19日召开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群众在哪儿,我们的领导干部就要到哪儿去。

我国有7亿多网民,无论浏览信息还是“灌水”、“拍砖”,已成为广大网民的一种生活方式。而对于领导干部来说,互联网素养是必需的一种基本素养,不仅知网、懂网,更要上网、用网。

与普通网民上网有所不同,官员拥抱网络承担着更丰富的使命。真懂网,才能驾驭好互联网,捕捉到并适应网络发展规律;勤上网,才能更好地察民情、知民意,这种民情民意是原汁原味的民情民意;善用网,才能最大程度地互联网趋利避害,更有力地发挥效力。于此而言,互联网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工具,并且越来越重要。

习近平之所以要求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多上网看看,这是因为,网意也是民意的一种呈现。网民来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网,民意也就上了网。应该承认,我国还有数亿人上不了网,但是7亿多网民的存在,足以说明网意是民意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互联网这个宽广无垠的平台,民众的意见可以更便捷地表达,相关部门也可以更便捷地采集,领导干部多上网才能最大程度地感受民意。

这是因为,领导干部多上网才能更有针对性解决民众难题。“上网交心,下网服务;网上问题,网下解决”,领导干部经常上网看看,不是单纯地获取新闻信息,也不是把自己等同于一个普通网民。上网的过程,就是了解群众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议的过程,从而,积极回应网民关切、解疑释惑。

这还因为,领导干部多上网才能更好地体察自身不足,多一些积极矫正的契机。“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今天我们所说的网络,就扮演了草野和宇下的角色。有无政失,官员们多到网上看看就能明白一二;民众对官员有哪些期待,抑或有哪些尖锐批评,官员们多到听听就能更好地自我检视。

说到底,领导干部上网也是走群众路线的体现。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能变,在互联网时代尤其需要加强,仍需回答好、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性问题,仍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怎么才能更好地走群众路线?人民网开辟的地方领导留言板是一个有益探索和有效平台。有什么想说的,碰到了什么难题,乃至于遭受了什么委屈或冤屈,都可以在留言板上说出来。“你有所呼,我有所应”,留言板最让人欣喜的地方是,地方领导会积极答复,而不是冷漠以对;会倾力解决,而不是敷衍。今年第一季度,各地省市县三级留言办理单位通过《地方领导留言板》共答复人民网网民诉求首次超过4万项。网言网语得到重视,官民互动平台也在不断创新完善,比如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从单一的PC端网页留言,逐步开通了微博、手机WAP版、微信、APP等多种留言渠道,栏目还入驻人民日报客户端“”版块。一季度,近2500条来自客户端的留言也已经有超过一半得到了当地的公开回应。

倾听声音,汇聚力量”,地方领导用好留言板,正是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的生动注脚。正如总书记所殷切期望的,“让互联网成为了解群众、贴近群众、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新途径,成为发扬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的新渠道”。

总书记谈及群众路线时曾说过,“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时准确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如今,互联网发展风生水起,方兴未艾,紧扣民众脉搏,将网络群众路线走得更稳更远,就能让民众有更多获得感,更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