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拾记忆碎片:两位大会发言人

05.03.2015  11:01

  图为阚珂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发布厅。

  开栏语

  阚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到全国人大机关工作,曾担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新闻发言人、新闻局局长。今年两会期间,他担任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议案组组长。同时,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出席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长期的人大工作经历,让他对人大制度有着深刻理解;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他对政协工作也有着切身感受。从今天起,本版推出“阚珂手记”专栏,请他与广大读者分享参加全国两会的所见所闻所感。

  时间:3月4日上午

  地点:北京人民大会堂

  今天上午11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发言人傅莹女士发布了这次大会的议程、日程安排等情况,并就人大工作的相关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多么熟悉的场景啊!还是在3月4日,还是在人民大会堂一楼新闻发布厅,会标的字体和背景板颜色多年未变,主席台的摆设依然如故……这说明大会的新闻发布会已经制度化、规范化。此时此景,勾起了我对两位大会发言人的回忆。

  2006年3月4日和2007年3月4日,我曾两次在这里担任新闻官,为大会新闻发言人姜恩柱先生点名邀请记者提问。姜恩柱先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2006年3月14日的总理记者会上,我们俩在记者会进行中,在台上“交头接耳”,商定把最后一个提问机会给了央视记者。

  2009年至2011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我与大会发言人李肇星先生共事。李肇星先生机智、幽默、风趣。有一次,我们陪同他到央视看望慰问报道人大会议的记者,遇到了央视的新闻联络员,她是我的校友。肇星问她:吉林大学在哪里?我的校友知道他的真实意思,马上回答道:“长春市在吉林大学。”当然,双方都是在开玩笑。每年中外记者都希望能采访到李肇星先生,每当这时,他都友好地对记者说,我给你们推荐一位年轻人。实际上,我早已不年轻。

  在2009年3月13日的总理记者会上,台湾中央社的记者问总理:“如果您有机会到台湾走一走的话,不知道您会想去哪儿看一看?”总理客气地与肇星在台上小声地交谈了几句。在总理回答提问时,肇星递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写着:“阿里山、日月潭。如果你同意,就不用退我了。”至今我还珍藏着肇星的“墨宝”。

  原来,都称作“大会新闻发言人”,根据肇星的意见,后来改为了“大会发言人”。

责任编辑: 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