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让行动更有效
“冬季行动”开始后,我市在新闻媒体上开设了《“冬季行动”县区工作动态》栏目,逐日公布各个县区的工作进展情况,公众可以一目了然地获悉征收安置、项目手续办理、招商引资、金融创新等方面的信息。如此信息公开,确实得到公众好评,也切实呼应了“冬季行动”不是搞形式、摆架式,而要尽职尽责、真刀真枪,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要有实事实数、实招实效。
从信息公开的角度看,《“冬季行动”县区工作动态》就像一个专题信息“超市”,条理清晰,让公众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冬季行动”信息公开是主动公开,而且涉及到每一个包区领导。具体的进展数据清晰、领导的名字赫然在目,如是举措自然得到公众点赞,更让公众对大同的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只争朝夕的大同一定会在百舸争流中开创出新格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信息公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的一种表现方式。信息公开不仅是坚持建设服务型政府、阳光型政府的要求,亦是保障人民的知情权的要求,更是实现政府和公众沟通、拉近党和人民关系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地方,政府信息公开遭遇了各种“不公开”,或者以信息“若隐若现”的方式应对公众,难以实现有效的信息公开。
从法治的角度看,政府信息公开涉及面很广;从公众利益的角度看,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的就是把人民普遍关心的事情明了地发布出来,而不是似是而非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我市的“冬季行动”是党政部门开展工作的创新型行动,也是公众广为关注的民生行动。这样的事宜无疑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公众必然渴望了解详情。当新闻媒体在提供丰富的新闻报道时,同步安排有《“冬季行动”县区工作动态》,自然是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个典型事例。
“十三五”期间,我国要全面推进信息公开,倡导全民参与。由此可知,强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未来我国很多公共领域工作的一项重要使命。于大同而言,如今的征收安置、项目手续办理、招商引资、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工作关系人民福祉,关乎城市未来,这些工作需要党政引领,也需要全民参与,进而实现和谐推进。尤其是在征收安置方面,有了全民的知情与参与,无疑会加速工作进展,提高行政效率。
目前,“冬季行动”正在深入推进,持续的信息公开让公众看到了政务公开的切实有效,而不是形式主义,亦不是若隐若现、半遮半掩;进而让公众看到了政府的诚意。有理由相信,政府信息公开与民意诉求相呼应时,不仅公众的知情权会得到尊重与保障,而且会促进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推动职能机构公共治理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