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租赁试点 为什么是太原?
住房,购可住,租亦可住。今年,太原入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近日,省财政已下达中央财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补助资金8亿元,支持我市开展试点工作。试点示范期3年内,太原市将获得24亿元的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为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那么,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为什么选择太原呢?
满足刚需市场潜力大
人口决定城市未来发展潜力。截至2019年末,我市常住城镇人口380.4万人,其中,2015年至2019年共增加15.9万人。按这5年平均增速预测,2020年至2022年可增加20.4万人。此外,截至2019年末,我市暂住人口与常住城镇人口比例为1:3.8,暂住人口较多。随着第二、三产业发展对人口的聚集效应更加明显,预计2020年至2022年流动人口将增加3.7万人。
“对于不断流入的人口,租赁住房是刚需。”市房管局房屋租赁管理科副科长刘春丽表示。
盘点我市住房租赁市场,从需求来看,未来潜力很大。根据抽样调查测算,截至2019年末,太原租赁住房人口约95.2万人,同比增加4.8万人。2015年至2019年末,我市租赁住房人口年均增长2%,按此增速预测,2020年至2022年将新增28.6万人。
从2015年至2019年的太原租赁住房人口中,新就业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占比持续上升,分别从3.7%上升到3.8%、69.9%上升到72.4%。
外来务工人员租房需求潜力巨大。近年来,太原外来务工人员一直快速增加,虽然受经济转型、环境整治和疫情影响,人员数量出现短暂波动,但随着科技兴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特别是综改示范区企业入驻、项目落地等,不断增加的就业机会将越来越吸引外来务工人员。
新就业大学生等人才租房需求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综改示范区的建设,打造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制造基地,新就业大学生等人才引进力度逐步加大,对租赁住房的需求日益增长。
家庭整租需求旺盛,主要以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子女就学、工作就业等带来的过渡性租赁需求为主。2016年以来,太原启动了170个城中村项目改造,已完成106个,短期内形成了大量的租赁住房需求,2020年至2022年,剩余的64个城中村改造将继续推进,拆迁带来的家庭整租需求量将迎来新一轮高峰。
筹集房源经验可借鉴
近年来,我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逐步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市场规则明晰、政府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制度体系,有力推动了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实现,为进一步深化改革,申报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试点城市创造了有利条件。
我市租赁住房改建模式逐步形成。鉴于城中村大量减少,外来务工人员大批转向成套住宅需求的实际情况,省、市两级政府大力研究探索租赁住房改建模式。今年5月,省住建厅发布《山西省租赁住房改建导则(试行)》,率先提出租赁住房改建和经批准的非住宅改建为可出租用于居住等房屋的标准和要求,包括集中式租赁住房、分散式租赁住房,这为我市已有的租赁住房改建模式进一步作出规范。
我市可盘活房源数量充足。存量房屋总量较大,且户型较大。城中村大量拆迁,城中村提供的单间和小户型房屋近三年来大幅度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中大户型的商品住房,分割、改建后可出租。另外,存量非住宅转化为租赁住房的潜力巨大,库存空置商业、办公及企业搬迁、改造腾退厂房面积较大,改建资源基础良好。老城区直管公房约2万套,目前转租转借现象比较普遍,计划全部纳入住房租赁市场管理体系,集中改造后使资产得到盘活。
我市通过盘活闲置住房、分散式改建、集中式改建、新建等多种渠道,未来3年将新增租赁住房12万套(间)以上有效供应。
“目前,我市已培育出宽寓、恩加壹等一批主营分散式租赁住房的规模化、机构化企业,经营业务从太原走向全国。未来3年,我市将培育经营房源达1000套(间)以上的专业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15家以上。随着新组建或依托现有民营和混合所有制企业组建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的不断涌现,高质量发展,高品质服务,市场占有率将大幅提高,成为租赁市场供应主体的主力军。”刘春丽表示。
由于筹集了大批租赁住房房源,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这些住房租赁企业形成了大批专业队伍,为太原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住房改建工作提供了可操作的办法,探索出一套筹集租赁房源新模式的可借鉴经验。入围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城市之后,24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以及地方配套财政资金共约60亿元,将为我市房屋租赁市场提供强大的“活水”,有力推动太原大步迈向“住有所租”的时代。目前,我市正在加紧制定具体试点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