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90后小伙帮爷爷找寻失联半世纪的结义兄弟

26.08.2014  10:29

左一刘生龙 中间李德星 右一苏保财

1962年兄弟结义的盟书

一帧照片 一封盟书 演绎跨越半个世纪的兄弟情(一)

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记者 张建峰

8月18日,星期一,晴间多云。

叮铃铃……”,

你好,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有什么需要帮助!?

你好,我是晋城的,姓苏,想委托你们帮我个忙!不,准确的说,是帮我爷爷的一个忙……

你别急,慢慢说,我们这里是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有需要帮助,我可以帮你联系我们晋城频道……

我知道你们是临汾,就是通过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网址(http://lf.sxgov.cn/)查到你们电话号的……

18日上午8:30时许,临汾频道编辑部就接到了这个来自晋城的新闻热线。虽说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每周的新闻热线(0357—2020788 2110188)一般都集中在星期一,但多为临汾市范围内的网民来电,百公里之外,隔着一座太岳山脉的晋城网民拨打临汾频道的热线,还真不多见。接线编辑在确定该热线既不是骚扰电话,也不是对方拨打错误后,及时向编辑部主任霍瑞鹏进行了汇报。

此时,霍主任正在整理临汾频道电子邮箱来稿,听闻疾步走向电话机,边接过电话听筒,边展开新闻热线记录簿。

晋城网友,你好!

我爷爷要找寻他两个临汾的结拜兄弟,他老人家78岁了,上世纪60年代初分别后,再未见过面……

霍主任边做记录,边考量该热线的处理办法,在初步获知大致情况后,希望对方除知道人名、村名、年龄等基本情况外,能再提供些证物,以便找寻确认。考虑到电话沟通的障碍,对方通过微信、QQ等即时通讯工具等,向临汾频道编辑部提供了其爷爷结义三兄弟的旧时合影照,及结义金兰时的“盟书”。

原来,拨打临汾频道新闻热线(0357—2020788 2110188)的苏钰超,是一位90后青年,家住山西省晋城市。自从记事起,就常听爷爷讲述其年轻时,曾在临汾地区临汾县金殿中学(旧称,现临汾市尧都区金殿中学。下同)工作过,与同在金殿中学工作的临汾县枕头公社半山大队的刘生龙、李家坳大队的李德星相处很好。1962年,三人还模仿“桃园三结义”相互结义成“换帖兄弟”,磕过头、立过盟,并一直珍藏着当年的“盟书”。

苏钰超告诉黄河新闻网记者,虽说“拜把子”带有那个时代的印痕,早已不是当今的“主流”,但作为思维活跃的新时代青年,能想象到爷爷年轻时那种血气方刚的“帅气”,能体会到已经耄耋之年的爷爷,那份藏在内心深处的对“兄弟情”的独特情感,也能感受到老人做为“结拜大哥”非常渴望知晓失联达半个世纪“小弟们”的讯息。

我自感有这份责任和担当。我们90后不是‘火星’一族!,也不全然是‘吃货’!”苏钰超在与同为“90后”的临汾频道编辑沟通时,说出自己要为爷爷“寻亲”的初衷。

自从决定帮爷爷完成多年“心愿”后,也曾想过亲自到临汾实地找寻,因考虑各种不便,最后还是选择了通过媒体——黄河新闻网临汾频道进行“寻亲”求助。

随即,临汾频道展开了一场,接续失联半个世纪“兄弟情”的寻亲大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