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理念谋划发展文化产业
“目前,我们正处于‘十二五’与‘十三五’对接的承上启下阶段。我们要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在国家发展的大战略、大背景中深入思考和精心谋划文化改革发展。”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日前表示,要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文化即明天的经济。在综合国力的竞争和较量中,文化的影响显得越来越明显。有鉴于此,国家提出要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完全符合发展规律。从另一个角度看,文化产业一旦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不仅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让文化自信有了根基。
那么,如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呢?在我看来,要做好“精”字文章。
引方向,思想要精深 。文化产业的繁荣,离不开市场和经营,需要追求经济效益。但文化产业脱离不了精神属性,文化产品重要的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必然要涉及如何坚守道德底线、恪守价值导向的问题。换而言之,在文化产品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思想精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导航,让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守得住道德底线,弘扬健康向上的价值观,这样才能够不迷失方向,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打品牌,艺术要精湛 。文化产业的内涵是艺术,艺术精湛才能打造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兴盛。艺术精湛从哪里来?我觉得,从“特色”来,从精益求精的作派来。要扬地域文化“特色”之优。我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底蕴深厚、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有的已有很大的影响力,有的尚待挖掘。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是打造文化产业的重要优势,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语言艺术、文学艺术、建筑艺术等地域文化亮点,把自然资源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打造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的“特色”优势就显现出来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只要培育得好,很多地域特色文化是可以走向世界。打造文化产业,既不能粗制滥造,剜到筐里就是菜,也不能急功近利,好高骛远,脱离实际贪大求洋。要善于扬己之长、侧己之重,凸现特色,扬优成势。
拓市场,融合要精良 。文化产业是溢出效应非常显著的产业门类,通过与其他产业门类的融合,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转型升级,并进而带动自身的发展,必然是文化产业下一个发展阶段的主旋律。以“文化+”理念谋划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共识。在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上,以各地特色文化和文化创意为根基,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等实现深度融合,展现了“文化+”的活力和魅力。在我看来,文化产业就是要以“文化+”理念来拓展和谋划发展文化产业,在推动改革创新上下功夫。从市场主体看,文化产业既和科技融合,又与旅游嫁接,还与金融有所关联,尤其“双引擎”之下,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新机遇。从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来看,文化发展不再是“一家主管”,而应该融合土地、财政、税收、人才,这就要求文化产业发展必须积极促进体制机制的创新,开阔视野,拓展领域,多方合作,以便达成共赢,协同创新。深化文化企业改革,鼓励民营文化企业发展,创新管理服务机制,用改革创新激发活力。同时,要落实政策措施,加强要素保障,大力营造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氛围。
文化产业是传统和现代化的美妙的融合,是民族和国际文化的深度交流,这样发展起来的文化产业才真正有生命,建立真正有生命基础上的文化产业,才会有新兴潜力优势,让新业态融合相互促进,文化产业的更大优势就会更显现出来。(来源:三晋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