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获得什么”到“给予什么”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此形容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的兴盛,应当十分贴切。跑步的需求源自人们对生活品质的更高追求,源自对身心健康的个性塑造,政策层面取消群众性和商业性赛事审批又助推了办赛主体的积极性。不过几年时间,国内马拉松赛事由数十场到上百场,仅从增长的数字看,办一场马拉松赛事并不难。
吸引数万人参与,办一场马拉松赛,乃至打造一个马拉松赛事的品牌,真的不难吗?马拉松赛遍地开花之际,关于跑者运动损伤、赛事组织粗糙的问题也不绝于耳。暴露出问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马拉松赛为何而办?为谁而办?怎么去办?这些办赛的基本理念,已经到了需要认真梳理并形成共识的发展节点。
“办一场马拉松赛,我能得到什么?”现在,大多数的赛事主办者都抱有这样的心态。从展示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声望,到窥得其中商机、办成一门生意。这些,都是马拉松赛事井喷式发展的直接驱动力。然而,要想让一场马拉松赛获得经久不衰的动力、历久弥新的风采,更应该想一想的是:“办一场马拉松赛,我能给予什么?”
体育 与城市有着无法割裂的联系。一名球星、一支球队可以成为城市英雄,进而化身为城市底蕴与文化的象征。而一场马拉松赛,则是由数万参与者共同托举起的、同样可以成为一座城市“人文地标”的运动盛事。而“人文地标”的基础与依归,只能来自“以人为本”的办赛理念。
办一场马拉松赛,从动员到组织、从创意到保障、从服务到推广,都已经超越了体育的范畴,体现着城市现代化治理理念与手段的更新升级。马拉松赛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这是一项考验城市运转能力的系统工程。人们常说,马拉松赛可以成为展示一座城市的窗口。这种“窗口效应”,除了沿途直观的风景,还来自组织运行层面人文理念的渗透与外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点也许更为重要。
那些将眼光瞄准世界顶级、渴望打造“百年老店”的诸多马拉松赛主办者们,大多已经意识到,这条赛道很是漫长。“我能给予什么”,最终将决定获得的多少。
(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