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癌症村”难以从科学角度认定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列尊营占地面积244平方英里(约合632平方公里),居住着13万人口。在1987年之前的几十年里,这里的水质长期受到汽油和清洁溶剂的污染,1989年,美国环保局将其定位为受污染场所。但直到10年前当地人才开始意识到污染所带来的影响,因为很多人患上了乳腺癌,而最新统计表明,其中超过80%是男性。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报道,当地居民联名请愿,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已经受理了这一案件,并对当地污染与疾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调查,调查报告有望明年出台。如果调查能够证实两者间存在关联,将表明居住在危险有毒物品周围易患癌症。
然而,美国国会为治理污染物而修订的《超级基金法案》(是美国为解决危险物质泄漏的治理及其费用分担而制定的法律)出台至今已有近35年,期间却只有3组疾病案例被确认与污染有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危险污染物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危险?还是典型案例太难挖掘?人们至今仍对这些问题争论不休,但答案也许兼而有之。
外因与内因
在上世纪70年代,癌症多被认为由外因导致。近百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接触大量化学物品,是铀矿工人、烟囱清扫工和类似工种人群癌症高发的诱因。当时,科学家认为90%的癌症的发生都与“外围”因素有关,例如接触化学品、抽烟、肥胖和节食。但许多人也指出,环境污染也是导致癌症盛行的原因。
然而多年后,真相依然未能被揭晓。作家乔治·约翰逊(George Johnson)在其撰写的《癌症记志》中写到,癌症是人生进阶的一部分,随着多细胞生物的生长,内里数以亿计的细胞中总会有个别出现紊乱和疯狂繁殖,这就导致了癌症。有些外因看似令人信服,我们却不能将癌症全然归咎于外在原因。他表示,无论我怎样揣摩这些(流行病学)数据,也无法确信癌症曾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不寻常的增加。统计工具能够分析大规模人口数据,但无法精确估算微小的数字。就像在生活中,我们总在思考如何区分随机性和那些太过细微以至于难以观察的规律。对此很多人深表赞同:癌症症候群确有其事,但难以证明,原因何在?
证明的压力
癌症无处不在,这是首要原因。如果40%的人都会罹患癌症,那么各类患病模式的发生都必定会水涨船高。因此,我们很难用数据去证明某个癌症症候群的发生并不是因为整体患病数量的升高,而是周边某个危险废弃物地址所致。
美国人口的流动性也加大了证明的难度,癌症症候群极可能分散在各处,难以辨认。美国超级基金项目研究所所长威廉·萨克(William Suk)表示:“在美国,如果你被告知自己居住在超级基金污染场址周围,你极可能迅速打包走人。”这也是为何其团队将研究的中心转移至孟加拉国等地。
此外,研究人员还面临着其他挑战。例如,研究结果的公布可能会影响到后续数据搜集的客观性。
最近有科学文献表示“美国国内对区域癌症症候群的环境诱因的搜集尚未成功。”然而,上述结论并不能表明危险污染物与癌症个例毫无关系,它们之间的联系一直存在,即便我们很难观察到其存在。这些结论也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这些污染物还具有其他危险性。动物研究表明,这些场址附近的化学成分,例如砷、铅和各类溶剂等不洁成分可能导致先天缺陷或生长困难。列尊营的污染已经被认定与当地儿童的大脑与脊柱发育缺陷相关,但类似这种能够用科学清晰阐述的确切案例少之又少。
接受不确定
面对这种科学上的不确定,公众依然会心怀恐惧。一些忧思深重的居民每年向国家有关机构递交的例证就超过1000个,但少有质疑能得到回答,而一些得到回复的也不过是在劳民伤财。
鉴于美国人经常迁移,且癌症发展速度较慢,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研究对象,但网络提供了我们大量的信息,电脑技术的发展和癌症病患登记工作的进步终有一天将有助于我们获取癌症的动态分布信息。最重要的是,对癌症认知的提高将有助于发现隐性的癌症生物指标,这将为症候群研究提供大量数据,并进一步明确癌症是由危险污染物所导致。
苏克认为,在此之前,我们最好对危险污染物和癌症之间的关联持谨慎态度,并应认清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的疑问。“有时候理智的人群常常做不了合理的决定,而有些决定并不需要多少数据的支撑。”如果你的孩子和他的一些同龄伙伴都患上了白血病,科学家也许并不能证明其中的相通之处,但这并不妨碍你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