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临沧市调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改进和加强我省人大工作,同时为省委人大工作会议做好前期准备,根据主任会议有关决定,省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5月18日至20日,组成由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任组长,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陈觉民、常委会副秘书长孟跃武、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陈云丽为成员的调研组,赴临沧市对地方党委如何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及各地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中取得的好经验、好做法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在临沧市、沧源县召开了座谈会,分别听取了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和临翔区、云县、凤庆县、镇康县、耿马县、沧源县、双江县人大常委会的情况汇报。从调研的情况看,一是各市、县(区)都做到在每届党委的任期内,召开1次以上的人大工作会议。临沧市、耿马县党委常委会每年听取2次以上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镇康县每年年初县委常委会专门听取县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年度人大工作要点,同时县委领导参加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二是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经费需要。从2012年起,临沧市市级财政每年安排市人大代表活动经费每人2000元、常委会组成人员履职经费30万元、常委会工作委员会办事机构工作经费50万元,2014年起,实际财政预算每年安排每名基层市人大代表工作经费2万元。各县也根据《中共临沧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人大工作的意见》,加大了代表活动经费的保障力度,如沧源县将县人大代表活动经费从过去的600元/人年提高到1200元/人年,将乡镇代表活动经费从400元/人年提高到800元/人年。三是重视人大干部队伍建设。镇康县2012年以来,人大机关共18名干部得到选配交流,其中7人被提拔到党政机关重要岗位任用,另有3名乡镇人大主席被提拔任用;双江县全县4乡2镇中,有4个乡镇的党政一把手是由人大干部中提拔使用。四是探索人大常委会开展监督的方式方法。临沧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制定了《临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工作报告办法》和《临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听取和审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报告办法》,明确对听取和审议报告的情况进行测评,将相关委员会整理出的测评结果在下一次常委会时书面告之被测评人,同时将测评结果送市委组织部门,对于个人测评结果为不满意的,由组织部进行问责。此外,临沧市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临沧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审议意见处理和督办办法》,规定在每年年末集中听取“一府两院”有关审议意见办理情况的报告。五是扎实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临沧市人大常委会连续6年,每年选择一个乡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集中力量、整合资源,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调研中各地也反映了一些人大工作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主要集中在:一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方面做的比较好,但完善方面还不够,如对于特定问题调查、质询等监督方式缺乏相应的操作程序;二是对人大干部的培养问题缺乏通盘考虑,致使各个地方对人大干部的交流使用差别较大;三是地方人大常委会机构设置还不健全,同时,人员编制超编与人手不足的情况并存,如耿马县人大干部基本只进不出,“退居干部、离退干部”集中,大量处级非领导职务干部挤占了编制,致实际工作人员难以满足开展工作的需要。
杨保建副主任说,临沧市各级党委对人大工作高度重视,积极加强人大工作;人大工作也有创新、有经验,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如干部交流使用,探索深入百姓、深入民心的法制宣传活动值得在全省进行推广。他指出,一是随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召开,中央高度重视全面依法治国和深化改革,形势空前的好,但压力也空前的大,要以更加担当的精神,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开创人大工作的新局面。二是有为才有位,要不断的开拓创新,要对党委的中心工作起到保驾护航的积极作用,以此让党委为人大开展工作创造更多的条件,解决更多的困难。三是要总结经验,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如何在对政府的监督工作中,做到在支持中开展监督,于监督中予以支持。
责任编辑: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