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43名医护人员在埃博拉肆虐之地坚守维和

07.08.2014  12:03

  连日来,利比里亚、几内亚和塞拉利昂等西非三国暴发的埃博拉病毒,波及范围之广、死亡人数之多都创历史纪录。就在病毒肆虐的非洲大地上,我省有一支维和医疗队伍正在坚守。今年3月19日,以解放军第264医院43名医护人员组建的第16批赴利比里亚维和医疗分队正式出征,奔赴西非大地,执行联合国赋予的为期8个月的维和任务。

  利比里亚正是目前埃博拉病毒疫情比较严重的重灾区之一,43名医护人员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有没有人感染病毒?他们的安危牵动着很多人的心。

  8月5日下午,记者通过电话、微信连线了正在利比里亚执行维和任务的264医院维和医疗分队队长常诚。

   饮用水源受威胁

  洗漱用水都得去5公里外的水站提取

  “你很幸运,今天信号还算不错,能接通。”刚打通电话,常诚就提醒记者,因为当地正值雨季,几乎每天都淅淅沥沥地下个不停,受到天气的影响,手机信号经常长时间中断。

  电话那头,常诚的声音时断时续,他告诉记者,由于当地居民防护意识较差,感染埃博拉病毒的患者尸体被抛掷到河流中,饮用水水源面临严重威胁,为了避免感染,他们吃的水也全都来自生活区门口一处简易人力水井。因为当地饮用水很珍贵,所以洗漱用水需要每天到距离5公里外的联合国水站提取。“我们是轮班制,两个人一班,一个人开车、一个人保障,每天一大早,都要赶在大家起床前把水运回去。”常诚说,利比里亚经过多年的战乱,反政府武装和犯罪团伙活动频繁,社会治安形势严峻,抢劫、强奸、盗窃等案件每周都有发生,取水过程中经常遇到不明身份黑人无端拉水车车门,向维和人员索要钱物的情况,为保证自身安全并和营区及时取得联系,他们每次出门都要佩戴电警棍、盾牌和对讲机等器材。

  话外:利比里亚属热带季风气候,日最高温度可达41摄氏度,5月份至10月份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在5000毫米以上,号称“非洲雨都”。维和医疗人员在当地生活4个月,只有数得见的几个晴天,每每此时,他们就会把被褥、衣服等所有家底都翻出来,晾晒一遍,但经常是刚晒出来,天气就又不对了。

   蚊虫肆虐极易感染传染病

  还好,医护人员无人感染埃博拉

  “发现疫情的地区距离我们驻地不足100公里,庆幸的是,大家目前还都比较安全,没有人感染病毒。”因为信号不好,常诚尽量扯着嗓门大声说话。据他介绍,当地疫情形势非常严峻,面临的防控形势也已经超过我国的非典、甲型流感。现在,他们的生活区是全封闭式的管理,出入都要先测量体温、喷洒消毒液,门诊上也专门配置了防护服、N95口罩,医护人员在接诊病人时也都是全副武装。

  因为正值雨季,当地霍乱、流脑、伤寒、肝炎等恶性传染病非常普遍,20%的就诊患者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疟疾患者占到了全部就诊患者的一半以上。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在肤色上的差异给医疗分队里的护士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问题,采血、输液时血管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只能凭感觉用手去摸着血管的走形去穿刺,黑人对痛觉特别敏感,在手术、输液、打针的时候,会很敏感地躲避,甚至弹跳起来,经常使针头脱出,这些都大大增加了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被误伤感染的概率。而且据了解,当地的蚊虫90%以上携带疟原虫,一半以上的水果表皮被注入了果蝇虫卵,飞蚂蚁、蟑螂、毒蛇、老鼠等携带病毒原的动物在医疗分队营区周围大量存在。

  话外:截至8月1日,西非埃博拉已造成累计病例1603例,其中887例死亡,形势持续恶化,疫情处于失控状态。利比里亚公布的本国埃博拉疫情已出现426例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其中225人死亡,成为自1976年该病毒出现以来疫情最严重的一次。

   当地物资供应匮乏

  维和医务人员自己种菜补充给养

  “4月初,刚到利比里亚就赶上埃博拉,生活条件也很艰苦。”常诚告诉记者,他们住的房子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板房,本身就走风漏气,再加上连日降雨,屋子里特别潮湿,以至于带去的一些电子设备都无法正常使用,打印机经常打不出字,到后来都不得不对一些重要文件、设备进行防潮处理。“不少人因为水土不服,隔三差五就拉肚子,年龄稍大点儿的同事关节炎加剧,还有人得了脚气。”常诚说,虽然来之前,大家都作了很充分的准备,但还是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按照规定,当地维和人员所需的日常给养,全部由联合国统一供应,每周都会安排车辆拉运物资。然而,由于利比里亚当地大部分为土路,降雨导致道路损毁严重,给养经常不能按时送达,而且所有物资都是联合国全球采购海运至利比里亚,运输时间较长,订购的新鲜蔬菜等运抵后大部分已经霉烂,无法食用,所以送来的食物基本上是以罐装肉食为主。“咱毕竟不是当地人,长期吃不上蔬菜哪能吃得消。”常诚笑着说,为能吃上新鲜的蔬菜,队员们在生活区周围,专门开辟了一块近300平方米的荒地,种上了豆角、黄瓜、玉米、辣椒等蔬菜,以补充给养。

  话外:连日来,埃博拉病毒的暴发让利比里亚充满了恐慌,政府为避免疫情蔓延,除几处主要过境处外,所有的边境已于7月27日关闭,维和人员的物资供应更是受到了影响。为了保障正常供给,近一个月来,他们一日三餐的肉菜、饭量都已经减少了20%,而且还专门制定了长期战备、厉行节约的供给计划。

   面对病毒,医护人员坚持出诊

  4个月累计接诊患者1312人次

  日常给养供应不足,每天还要面临各种传染病的侵袭,网络和手机信号还经常受到影响。为能收看、了解国内情况,他们专门买了一个电视卫星接收装置,但也只能收看一个频道,还经常没有信号……面对种种困难,264医院维和医疗分队的43名医护人员丝毫没有退缩,一直坚守在一线。

  他们成功救治了一名因肺大泡突发张力性气胸的中国防暴警员;挽救了一名因毒蛇咬伤生命垂危的尼日利亚维和部队士兵;还救治了一名因重症疟疾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脏器功能衰竭的尼日利亚士兵……在利比里亚执行任务4个月以来,他们累计接诊患者1312人次,完成手术34例,成功抢救危急险重病人9例,组织各类应急演练12次,完成各种大项卫勤保障任务11次,联合国驻利比里亚特派团司令冈迪·伦纳德少将高度称赞:“中国维和医疗分队是一支特别值得信赖的高素质的实战队伍!”

  话外:埃博拉疫情暴发后,医疗分队积极应对、主动作为,在严密自身防护的同时,先后为中国驻利比里亚大使馆、中国援外机构、中资企业、中国驻利维和部队、中国驻利防暴警察部队、民事警察、联合国驻利特派团军事观察员小队等13个单位共计2700多人提供专业水质监测服务6次,开展防疫指导8次,组织防护知识讲座和专业洗手演示,赠送防护服、口罩、手套、洗手液等医疗器材200余套、学习资料2000余份,为驻地的利比里亚大吉德州州立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埃博拉防护常识培训并赠送了医疗器材。

   ○链接

  埃博拉病毒是什么?

  埃博拉病毒又译作伊波拉病毒,是严重的、往往致命的人类疾病,病死率高达90%,它是迄今发现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该病毒通常由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传播速度很快,可导致埃博拉出血热,其主要症状为高烧、头痛、腹泻与呕吐等。

  埃博拉病毒首次发生于1976年的苏丹南部,此前在非洲也暴发过多次疫情。今年2月,埃博拉病毒首先暴发于几内亚东南部玛桑达省,因医疗信息条件滞后等多种原因,当时未能引起政府重视。6月份,几内亚疫情呈扩大趋势,并开始影响到邻国。

  埃博拉病毒如何传播?

  埃博拉病毒传染性非常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包括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等)都可能带有毒素,一旦接触就有被传染的可能。

  埃博拉可以被治愈吗?

  目前尚无针对该病毒的特效药,临床上只能采用对症支持治疗。感染埃博拉病毒者的早期症状主要是起病急,有发烧、呕吐、肌肉酸痛、极度虚弱等典型症状,其病情变化急剧,会造成多个脏器的损伤,最终导致死亡。目前,针对埃博拉病毒,国际上有若干疫苗正在进行测试,但离临床应用尚有距离。

   ○记者手记

  从确定选题到联系采访,前后三天,最终确定的采访时间是8月5日16时,利比里亚时间是上午8时,电话那头,常诚的声音一直都是时断时续,很多内容都听不太清楚,所以实际通话时间也就持续了不到10分钟。在挂电话时,记者特意加了他的微信,随后的8个小时,我们就一直通过微信互动。其间,信号很不稳定,医疗分队还要给当地民众做病毒防护讲座,常诚只能靠临时休息的时间回答我的问题。“当地那么恶劣的环境,家人肯定很担心,他们肯定也很想家,平时联系多不多?队员们都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亲人的想念的?”这个问题,常诚没有正面回答。同事告诉记者,维和人员出征后,家属们经常跑到医院询问近况,有个年轻的小伙子,走时女儿刚1岁,开始还会指着照片叫爸爸,现在却已经不认识照片里的人了。还有个队员的老母亲,自从知道利比里亚发生疫情后,周围的朋友、亲戚都不敢在她面前提儿子,只要一说,老太太就忍不住垂泪。

  6日下午,记者再次微信联系常诚,从16时开始一直到记者发稿时(21时),没再收到回应,264医院反馈的信息也是“联系不上,估计是信号又断了,很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