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产业园智慧新引擎 迎泽区校地合作奏响“三部曲”
高校科研成果能否转化?企业技术如何创新发展?校企双方怎样实现互促共赢、全面融通?面对这些问题,迎泽区通过成功实践,逐一给出了正确答案。
通过校地共建的方式,依托太原智慧产业园打造“食药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搭建起产学研融通的全新合作载体。通过奏响校地合作赋能产业升级的“三部曲”,蹚出了校地共建推进互促共赢的“新路子”。
借力发力
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太原区)建设中,迎泽区重点建设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太原智慧产业园在这一领域虽然有基础、有潜力,但规模小、科研力量弱。“整合资源引导合作,完善政策配套服务,畅通资金支持渠道。”迎泽区找到了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办法。
迎泽区发挥党委牵头整合资源的优势,快速修通产业园周边道路。借助校地合作之机,积极引导智慧产业园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大学、中北大学等高校对接,为园区科研创新提供技术和人才支撑。
截至目前,迎泽区已为园区138家创新型企业争取各级各类财政资金1819万元。其中,获得人才及团队支持政策奖励资金514万元,平台载体支持政策奖励资金600万元,各类科技产业扶持资金705万元,为企业健康平稳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在明鼎医药、瑞飞机械、欧菲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智慧产业园引进和培育了康宁医药、纳德西生物、钢鑫科技、昌德大成科技等287家企业,擦亮了“招商引才基地”金字招牌。太原智慧产业园已经形成了以医疗器械、食药装备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集群,成为富有特色的国家级创业创新示范基地,逐步形成了企业集聚、产业集聚、资源集约、服务集中、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态势。
凝聚合力
太原智慧产业园在食品机械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方面独树一帜,已经具备建设技术创新中心的基础。在技术创新中心组建的过程中,必须确保企业的技术需求与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顺畅衔接。
组建团队,合作交流。园区内的“食药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智慧云技术共享服务平台”,成为集聚政策、技术、人才、资金、信息等各种创新要素的高质量载体。
智慧产业园投资3000万元建设技术创新中心,为开展装备技术研究、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打下基础。采取“企业+高等院校”“企业+科研院所”“项目+科研团队”等多种形式组建科研团队,集聚了中科院林甲灶博士“人工智能”科研团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苏善伟博士“自动控制系统”科研团队、中北大学王宗彦教授“智能制造”科研团队、山西农大陈益胜博士“大豆蛋白多肽制取”科研团队等10个科研团队。柔性引进在生物制药、装备制造等方面专业的博士6名、硕士4名参与科研课题攻关,形成人员与课题相互匹配、团队与团队相互联合、共生共创共享的科研模式。
在线上,通过“智慧云技术共享服务平台”App,园区企业可以随时与高校科研人员对接交流,解决技术难题。高校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在平台发布,寻找合作伙伴;在线下,校地共同打造“六大中心”和“十大技术研究实验室”,为产业增智赋能。
“食药装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智慧云技术共享服务平台”创建以来,为园区玛斯特科技、川洲电气等20余家食药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技术研发和产品试制服务,取得专利成果26项。高校科研人员为园区140余家科技企业开展技术指导,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给力
有了技术创新中心和技术共享平台,园区的科研成果明显增多。智慧产业园成立科技成果转化组,设立成果转化基金,让这些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
转化组的专家摸清企业技术痛点后,一方面将企业技术需求委托高校院所解题,高校院所通过内部“揭榜挂帅”等方式,确定研发团队,签订技术合作协议,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促进技术成果应用;另一方面将高校院所现有的技术成果推介给企业,畅通转移转化渠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今年上半年,成果转化基金当中的产业孵化资金运作转化成果20项,新创办企业20家;投资数智云、瑞能协同等新创企业15家,金额达495万元。园区还依托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平台,引入外部风投机构对园区企业高价值技术成果投资转化,促成12个科研成果获得投资。
通过校企合作,智慧产业园累计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个,形成技术合同登记额6000余万元,攻克行业关键技术难题、“卡脖子”技术150余项,形成专利成果713项,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孵化了287家创新型初创企业,激发了校地联动共享发展的主动性。
近年来,太原智慧产业园区带动就业4500余人,营业收入达到60多亿元,纳税1.8亿元,培育隐形冠军企业1家、单项制造冠军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和高新技术企业21家,园区驶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