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日报》:万柏林分局——以“疏”治“堵”解决小街巷交通难题——省城打造城市文明交通新样板系列报道之兴华南小区

25.07.2018  01:00
        自我市开展文明交通综合治理工作以来,各级各有关部门密切对接、齐抓共管,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主动配合、积极参与,市民文明交通意识、城市交通环境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和改善,全市文明交通综合治理取得初步成效。本报今起刊发“打造城市文明交通新样板”系列报道,重点介绍兴华南小区、国师街片区、太航片区等样板街道、社区的治理效果,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健全机制、完善举措,提升交通管理专业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解决影响道路交通治理的基础性、源头性问题,让人民群众出行更加有序、顺畅、安全。       老旧小区停车难、行路难,是居民出行的一大难题。经过实施两个多月的交通微循环和综合治理,如今,老旧小区典型代表——兴华南小区旧貌换新颜:车辆停放有序,单行设置合理,交通标志标线齐全,因交通无序而造成的事故、纠纷不再发生。居民们说:“道路不堵了,环境变好了,连居住的心情也不一样了。”       兴华南小区现有居民11782户,34040人,还有322家单位和商家,需要停放的车辆多达2500余辆。因小区修建年代较早,设计之初未考虑停车问题,小区内小街巷密集,最宽的不过9米。这些道路属小区内部道路,过去没有规划,全部是双向通行。因为路幅窄,有居民把车停放在路边后,剩余路面根本无法错车,到了上下班高峰期,经常造成拥堵。小区内还有一所高中、一所小学、两所幼儿园,接送孩子的车辆乱停乱放,也使拥堵现象加重。永乐北街上没有斑马线,行人乱穿马路,人车混行现象严重,交通事故时有发生。最多的时候,因为停车纠纷或是发生磕碰事故,一天内报警有十多起。“特别是周一早晨最拥堵,为防止被堵在小区里,我六点就开车出门,晚10分钟能不能出来就不好说了。”回忆以前的交通环境,家住兴华南小区杏园2号楼的梁女士依然记忆犹新。       今年3月,兴华南小区交通综合治理工作全面启动。考虑到小区居民和接送学生家长的实际需求,交警部门重新设计了道路通行方式,拿出4套方案;兴华派出所社区民警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广泛征求居民、驻地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在互联网发布调查问卷,仅7天就有1200余人投票。最终,单行微循环方案获得了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       5月2日,小区交通微循环正式施工。小区内众多小街巷设置为可循环单行线,同时在设置单行的小巷规划停车位,在另一侧施划禁停黄线,既增加了车位,又保障了通行。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停车需求,允许居民在黄线位置夜间停放车辆,次日上午7时前驶离即可;在永乐北街等人车混行现象严重的路段,万柏林区委区政府投入专门资金,安装监控,设置斑马线;以“”治“”,多部门联合执法,清理小区周边占道经营的小商贩,清理“僵尸车”20辆,净化周边环境,为行路腾出空间。       “学校周边还准备了遮阳伞,施划了自行车停车位,真是太人性化了。”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家长停车有“规矩”可依,乱停车现象没了,道路顺畅了,大大节约了家长接送孩子的时间成本。       荔园一条、梅园二巷、竹园一条……走在兴华南小区的小街巷里,记者注意到,校园门口彩色的斑马线和硬隔离护栏,确保学生上下学出行安全;街头巷尾太阳能供电的 LED 道路指示牌,节能环保,醒目直观;可循环的单行道路设置,让居民出行不再堵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