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能帮“非遗”什么忙?

26.02.2015  17:36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这些民间艺术中的精华被定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出台了专门的法律法规,并给予各项优惠政策,为非遗传承人提供各种补贴和帮助。但不得不承认,非遗保护仍面临很多问题,如公众了解度不够,缺乏推广途径,难觅传承技艺的接班人等。

  其中突出的问题在于传承乏力,而传承人恰恰正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键,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核心是以人为载体,它的拥有者存在于民间,是他们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薪火。

  国务院至今已公布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共有1488名,目前已去世100余位。据统计,首批226人中60岁以上(不包括60岁)的约占91%,第二批551人中60岁以上的约占71%,第三批711人中60岁以上的约占78%。其中,在第三批传统戏剧类的196位代表性传承人里,60岁以下的仅有19人。

  很多非遗项目都面临着人亡艺亡的尴尬处境。比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黎族织锦工艺的继承者越来越少,上世纪50年代,黎族妇女普遍掌握黎锦工艺,到上世纪70年代已不足一半,现掌握织染技艺的不足百人,而且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大多年事已高。再如,山东泰山皮影的代表性传承人是66岁的范正安,他也是这门民间艺术目前的唯一传人。老人说:“在我之后,就没人能表演这样的艺术了,这门绝活也就失传了。

  为何年轻人不愿意学习和传承非遗文化?很重要的原因是很多非遗项目是依靠纯粹的手工制作,制作过程辛苦,耗费时间长,但相应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并不与之相符,甚至不如外出打工的收益高,所以年轻人对于传承非遗难有热情。

  这种两难困境该如何解决?在互联网思维已经渗透到各种传统行业的今天,借助互联网的帮助,是否可能对改变非遗传承的困境起到一定帮助作用?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立川曾提出一个观点,即在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化生存是非遗保护中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一观点越来越成为共识,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关注非遗的保护问题。

  日前,互联网巨头百度发起成立的中国民营文化企业商会发起了一项助力非遗保护的公益计划,其执行会长王强向记者谈到,为了帮助解决非遗的传承难题,首先要解决传播问题,通过百度、爱奇艺等互联网平台,将非遗文化的传播渗透到亿万网民的日常生活中,让更多人了解、喜欢非遗。同时,借助互联网手段,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视频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上传到专业平台,在全国乃至全球寻找喜欢非遗的青年,并推荐给他们感兴趣的技艺,解决非遗传承中师资、生源信息不对称,以及传授成本高的问题。

  这种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传播、推广非遗文化的想法具有创新意义,但在实际中,很多传承人年事已高,有些传承人居住在乡村、牧区,对网络比较陌生,并且有些非遗技艺,制作过程非常复杂,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桑皮纸制作技艺,其流程包括选料、剥皮、蒸煮、打浆、捞纸、焙纸等30多道程序,全部采用手工制作,这么复杂的技艺如何用一段短短的视频体现也是问题。

  对此,爱奇艺副总裁耿晓华表示,这些问题随着4G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会越来越容易解决,将来视频的拍摄、上传会越来越简单,这对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传承是一个新的机会。此外,互联网的商业环境很好,很多网民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会产生消费行为。对非遗项目来说,也许可以产生商品预订、定制的机会,这也许是帮助一些非遗项目变现的新方式。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外交部山西全球推介活动在京举行
  共享转型发展新机遇,共赢开放合作新未来。文化厅
王晨在山西就人大代表工作进行调研时强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文化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