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百人计划”专家于化忠:用黑科技让手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9.06.2017  18:09

黄河新闻网讯 曾有一则段子称,国内“吃货”们喜在美食上桌后,不许动筷子,必须先拍照。外国人不明所以,问“是不是中国人的手机可以消毒?”以上固然是揶揄吃货们的小段子,而事实上,如果用智能手机对着食物拍一拍就能保卫“舌尖上的安全”,那么造福的一定不止是“吃货”。

令人欣喜的是,这样的“黑科技”已经诞生。

令人骄傲的是,“黑科技”的领衔创造者是太原理工大学的一位教授——于化忠。

让手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2012年4月,依托太原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与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于化忠为实验室首席负责人,带领研发团队成立了光电分子检测与材料实验室,主要开展面向食品安全、医疗诊断以及环境监测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的新型光电分子的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工作。

该实验室研发的“食品安全速测仪”可检测到食品是否带有残余农药或其他有害物质,在第十八届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

于化忠介绍,传统检测方法存在所需设备昂贵、操作复杂、检测周期长、检测成本高等问题,经常用于事故发生后取证,无法实现现场检测。

鉴于此,于化忠和他的团队将生物芯片、光电传感、3D打印技术和智能手机相结合,研制了一套快速、简单的食品安全检测系统。“首先把提取的样品放置在生物芯片上,加注2毫升标准试剂,使用纳米技术进行信号增强,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然后将生物芯片放置到光学装置中,利用手机APP进行读取,所检测食物的指标就会一目了然。

从枫叶之国到汾河之畔

于化忠教授出生于山东的一个村庄里。凭借自身的努力, 1987年9月,年仅16岁的于化忠顺利考入山东大学化学系, 毕业后继续在校攻读硕士研究生。而后,进入北京大学开始博士生涯,并凭借优异成绩得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的深造机会。

基于他在科研和教学上的突出成就,于化忠在2009年被破格普升为教授,成为在北美一流研究型大学里取得终身教授职位的少数华裔科学家之一。并在2015年获得加拿大化学会W. A. E. McBryde Medal奖,这一奖项,加拿大每年度只评选一名,用于奖励在分析化学以及应用化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的科学家,也代表了在加拿大该领域的最高水平。

文章千古事、忠国一生心”,于化忠教授虽身在海外做科学研究,却始终情系祖国科技事业的发展。2009年起,山西省开始“百人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吸引了于化忠,也实现了他长久以来的心愿。2011年12月,于化忠入选山西省“百人计划”,成为太原理工大学特聘教授,“虽是山东人,但来到山西工作,爱国不分省份。”于化忠认为,“最吸引我的是学校对科研和人才的重视。

培养更多“Made in China”的科学家

打造一支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力的科研团队,是于化忠孜孜以求的目标。

于化忠经常开玩笑说他自己是“Made in China”,相对于很多华裔学者在国外攻读的学历,他确实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因此,于化忠致力于培养出更多“Made in China”的科学家。

于化忠常以“立志、方向、素质、卓越”来鼓励研究团队攻坚克难。和团队成员说得最多的是,做学问、做研究切忌跟风,要禁得住诱惑,不受各种“热闹”干扰;只有坐得住,才能立得稳,守得云开见月明。

于化忠认真听取每一位学生的科研进展汇报,分析实验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指导下一步的的科研方向……学生交来的论文,无论再忙,他都反复认真修改。时常,一份改得密密麻麻的论文再放在学生面前时,学生都会被深深感动。

研究生张玲玲说,“于老师对科研的态度极其严谨,实验室要发表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经过很多次精修细改。他常常说,我们是研究生,而不是实验操作员。因此在科研过程中更重视对我们方方面面能力的培养。

从响应山西“百人计划”的召唤毅然归来,到带领科研团队奋力创造国内领先的科研成果,再到潜心为祖国培养后继创新人才……于化忠淡泊名利、倾心付出、无怨无悔,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科学家的报国情怀。

在他身上,始终澎湃着一颗为科技创新、化育英才的拳拳爱国心。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