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的“三农”情怀和战略智慧

06.02.2017  17:33

  【编者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多次重要会议上、在深入各地的调研考察中,就“三农”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具有方向性和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中国习观》原创品牌栏目为您聚焦这些重要内容,带您一起深刻领略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情怀和战略智慧!

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地位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整个大局就有保障,各项工作都会比较主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

——2015年7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的讲话

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

(1)农业的出路在现代化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

——2014年12月13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

•中国现阶段不是要不要农业的问题,而是在新形势下怎样迎难克艰、继续抓好的问题。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现代化不能拖后腿。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战略清醒。

——2015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的审议时的讲话

(2)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保障粮食安全对中国来说是永恒的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旦发生大饥荒,有钱也没用。解决13亿人吃饭问题,要坚持立足国内。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我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要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要创新粮食生产经营模式,优化生产技术措施,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效益。

——2016年5月23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的讲话

(3)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原则,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安全环保法治化,加快构建适应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体系。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4)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坚持党的农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农村集体土地应该由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农民家庭承包,其他任何主体都不能取代农民家庭的土地承包地位,不论承包经营权如何流转,集体土地承包权都属于农民家庭。坚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利。土地承包经营权主体同经营权主体发生分离,这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变化的新趋势,对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土地经营权流转、集中、规模经营,要与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相适应,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手段改进程度相适应,与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相适应。要加强土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推动土地经营权等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开、公正、规范运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是继家庭承包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围绕正确处理农民和土地关系这一改革主线,不断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

——2016年8月30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上的讲话

(5)健全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

•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财政再困难也要优先保证农业支出,开支再压缩也不能减少“三农”投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要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创造良好务农条件和环境,要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建立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制定大中专院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毕业生到农村经营农业的政策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6)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具备了支撑城乡发展一体化物质技术条件,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方针,坚持和完善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努力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推进新农村建设,使之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互惠一体,形成双轮驱动;完善规划体制,通盘考虑城乡发展规划编制,一体设计,多规合一,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的问题;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机制,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决策、投入、建设、运行管护机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形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保障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

——2015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

(1)农村发展,关键在人

•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变“扶穷”为“扶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发展是甩掉贫困帽子的总办法,贫困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帮助乡亲们寻找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要切实办好农村义务教育,让农村下一代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2013年11月3日至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抓扶贫开发,要紧紧扭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中心任务、健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这个基本保障、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这个治本之策,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综合施策。

——2013年11月24日至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的讲话

(3)培养新型农民队伍

•要提高农民素质,培养造就新型农民队伍,把培养青年农民纳入国家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确保农业后继有人;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4)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5)促进农民增加收入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要大力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不要平均数掩盖了大多数,要看大多数农民收入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2013年1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农科院召开座谈会时的讲话

•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

——2014年12月13日到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的讲话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原文链接: http://guoqing.china.com.cn/xijinping/2017-02/05/content_4005178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