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推金融产品买房宝,便宜了谁?
房地产大势疲软多时。到了10月,官方频开政策阀门,银行利率7折,还清贷款,二套房也能向首套房转化。加上先前限购令在各地一一瓦解,房地产呈现向购房者招手的低姿态。
作为房地产界服务生,为了给人们加上购房砝码,乐居再打强心针。10月25日左右,易居中国、新浪、红杉资本联合背书的互联网房地产金融服务平台房金所,一个叫买房宝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率先出世。它由乐居携手新浪支付、汇添富基金合作开发,旨在让人赚取更多货币基金收益,并享受更多购房优惠。
不过,在记者看来,此次乐居出招,算盘打得精道——乐居是想玩一个“三赢”游戏,在购房者、开发商和乐居之间,催生一条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力求各方都得利。这个链条怎么连起来?乐居记者现作三点分析:
一、金融让利,俘虏意向购房者,锁定购房优惠,叫板余额宝。
当下房地产市场亟需触底反弹,但首要是刺激购房者出手。乐居显然看清了这一点。在推出的买房宝中,一切利益导向都围绕购房者。
这款金融产品是从传统订金模式里挖掘利益空间。此前,意向购房者都是交了订金,等待买房,实际是徒留一片资金利益空白期。现在则不同,当你选择将订金存入买房宝账户,等同于买下一款基金产品,可据此获得约6%的货币基金收益率。
别小瞧6%这个数字。为了拉拢购房者,乐居还是不惜手笔做了补贴的——要知道,2013年,货币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也不过4.14%。
交订金也可以赚钱,听起来不错——当你把订金投进这个封闭资金管理池,它就开始了计息,且收益是可以随取随用的。等到大订转筹后,购房者还能享受对应的购房优惠——这是个一条龙服务。
现在是许多人考虑出手的犹豫期,放出金融让利诱惑,乐居可谓用心良苦,目的是为人们的购房天平上加上砝码。
除此之外,买房宝也有类同余额宝的功效。阿里金融虽风生水起,但在房地产金融领域,乐居可谓一直走在创新前列。目前来看,买房宝在业内还无多少实质竞争对手。而叫板余额宝之处在于,买房宝里有款类似的“存钱罐”产品,即便最后你没有买到钟意的房子,也可享受货基收益,最终收回本金。
至于资金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了,乐居的合作伙伴——新浪支付负责资金托管,汇添富基金也是个定心丸。乐居记者相信,对那些本就要购房的人群来说,买房宝的出现,意味着他们多了一条“定金生财”之路,为什么要说不呢?
二、聚拢合作开发商项目人气,提前收集房票,拉动销售。
不过,如果你以为乐居纯粹为了回馈购房者,让他们利益最大化,那你就错了。这个“三赢”游戏的第二环是开发商。
开发商们同样可以从买房宝中获益。看看申购买房宝的程序,你就全明白了。乐居规定,买房宝必须线下申购,且指明了具体地点——要在你所钟意的项目案场。这其实是通过买房宝,将购房者与开发商进行“绑定”的一种手段。
对开发商而言,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凭借买房宝6%的高额货基收益,叫醒那些装睡的购房者恐怕不再是难事,毕竟在不少城市,购房需求一直存在。
买房宝相当于开发商们超前蓄客、提前锁筹的工具,能够更好锁定客户意向。当下前景不明的销售市场,收集房票意向就有卖房可能——可以想见,申购买房宝场所的限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可能会使得一些项目人气骤增,一些人带着定金、冲着一款金融产品而来,某种程度上,这是刺激成交的保障。
一切还有个前提条件——和乐居电商合作的开发商项目,才可以向购房者开放申购买房宝权限。这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在开发商那里,乐居以买房宝作为揽客招牌,摆出了输送购房者的姿态。开发商会很满意。
三、充当完美“中间人”,乐居开打房地产服务战。
满意的开发商,也反过来强化了乐居的重要性。链条的第三环是乐居,它充当了购房者与开发商的“中间人”。
眼下房地产大势前景未明,销售竞争加剧,房地产服务也开始向高质量、多元化转化。身为房地产服务商,乐居想要扩大市场份额,在房地产服务市场享有更多话语权,手头就得有抢先别人一步、足够独到的筹码。
买房宝几乎是应运而生。这个串联起购房者、开发商,以资金为媒介的金融工具,既给购房者带来看得见的收益,也让开发商品尝到与乐居合作的甜头。它更像是一把刀叉,帮助乐居咬下房地产服务的大蛋糕。
此前,绿地、世茂、招商、金地、越秀等房企都以营销为目的涉足互联网金融,搜房网也出资成立房地产金融公司。现在,乐居借推买房宝,打响了房地产服务战,也把房地产服务生意带上了一个新台阶。其实质在于,未来房地产、金融与互联网将三者合一,紧密联合,这将拓展更多服务空间。
凭借服务创新,在开发商和购房者那里左右逢源,最终也会给乐居带来直接利好。这家以电商为主营业务的公司,今年上半年完成了1.18亿美元的电商收入,占总收入超60%。显而易见的是,这次乐居在互联网金融上的新举措,可谓放长线,钓大鱼——如果“亲民”的买房宝一出世就赢得口碑,必将给乐居电商带来反哺性功效。
“三赢”游戏得以完成,由购房者、开发商、乐居环环相扣的利益链条至此更明朗。而房地产市场仍然在急剧分化中。买房宝的出现显示,无论何时,在这个庞杂的房地产市场,有钱大家赚永远是王道,各方主体都有利可图的生意才更有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