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非遗木版年画在困境中焕发生机
“看,画中有莲有鱼,这幅叫‘连年有余’。”在此间举办的第二届山西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71岁的王文达指着一幅木版年画,向观众解释其中的文化含义。王文达是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创作木版年画已超过半个世纪。
木版年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古代中国老百姓过年时必备的年俗装饰品。历史上,木版年画有许多著名产地,如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北武强、陕西凤翔、山西临汾等。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习俗变迁,机器胶印正逐渐代替传统手工、内容与现代生活脱节、形式不符合流行审美、高水平画师不愿参与制作等多重原因致使木版年画面临发展困境。
“现今木版年画的市场人群主要是传统文化爱好者和收藏家,一般人对它了解不多。”河北武强木版年画传承人刘国胜说,木版年画从古代具有实用性,到现在变成了纯艺术品,流传的范围大大缩减。
王文达说,作为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木版年画不该被抛弃,从政府到民间都应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在保持原有人文内涵和艺术风范的基础上,必须给木版年画注入新的东西,才能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王文达说。
在陕西凤翔木版年画的展台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了他们为保持年画古风又兼顾创新所做的努力。在体裁上,进行丰富;在用色上,选用矿物颜料;在用料上,改用生宣纸;在技法上,变得更为细致。改进后,凤翔木版年画受欢迎度提高。2011年,四张木版年画登上国家名片,被选为特种邮票。
在河北武强,当地依托年画博物馆进行深入研究,做起了木版年画的衍生品。“利用年画元素,我们试做了一些杯子,效果还不错。”刘国胜说,木版年画是座文化资源富矿,潜力很大有待挖掘。
王文达说:“木版年画的创新,既要保持传统性,又得具备时代性,还应接受市场检验,想应对危机而不败,尚需年轻人不断加入这个行当。”(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