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教育水平亟须大幅提高

07.08.2017  11:34

知识分子》创立之初,我们就将推动科学家深入参与我国科学传播事业,进而发展新时期的科学文化,作为我们所肩负的使命之一。

回溯近两年来事业之发展,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特别是青年科学家不再固守于象牙塔内,而是愿意主动走入公众视野,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他们的学识、观点和思想。

科学传播事业根基在教育

然而毋庸讳言,在构建中国科学文化道路上走得越是深远,我们也愈加感受到实现理想之艰难,因为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这份事业的根基实则在于教育。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我们曾借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这句名言,鞭策自己努力成为这样一棵树、一朵云、一个灵魂。

去年秋天,我们推出了“和孩子一起,听科学家讲科学”的科学教育产品:《科学队长幼儿版》,以期在孩子心中埋下一粒科学的种子,保护好孩子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在“科学队长”的陪伴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萌发出探索自然世界的强烈兴趣,而他们脑袋里的无数个为什么,也有了可以得到最佳回答的好地方。

而对于将孩子的教育作为头等大事的家长们来说,他们希望孩子从科学教育中所获得的,则远远不止于满足好奇心,他们希望孩子心中埋下的这粒科学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内化为孩子实实在在的能力和素质。

“和孩子一起学科学,除了满足本能的好奇心以外,其实我是希望孩子能够从小就慢慢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理性的思维方式,遇事也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地去解决问题。”“于短暂的人生中体验无限的科学之美,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有更丰富的内心、更理性的头脑,与科学相伴,过更精彩的人生。”……

聆听这些来自孩子家长的心声,让我们开始更加深入地思考科学教育所应追求的本质目标。

科学可定义为“智识生活”

同样是在《知识分子》创立之初,我们就将科学定义为一种智识生活(Intellectual life),它是创造、想象、观察、分析、推理、演绎、归纳等等智识生活要素的综合体现,代表了更高阶段的生活追求。

让孩子们在其漫长的人生旅途中,能够过上这样的“智识生活”并受益于它,不正是我们希望科学教育所能够做到的吗?

由于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原因,今天的中国人真正拥有如此“智识生活”者其实并不多,而我们不希望在如今整体缺乏科学文化的社会氛围下,让我们的孩子也早早失去拥有“智识生活”的可能性。

科学教育需要科学家参与

作为构建社会科学文化的基石,科学教育需要一场真正的改变。

今年9月起,《科学》将从一年级开始,成为每一位中国小学生的“必修课”。这一改变来之不易。让《科学》作为一门新的课程从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开始上课,经过了教育工作者十余年的探索和努力推动,可谓步履蹒跚。

尽管今天终于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我们面临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师资匮乏、教师科学素养不高、教学设备和资源不足、教学方法和评估标准难以适应需求等等,都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在这一背景下,科学家系统参与科学教育便尤为迫切而必要。为此,《知识分子》经过一年多的精心准备和打磨,正式推出科学家给小学生的科学课——《科学队长小学版》。

基于中国特殊的文化背景,我们认为给小学生的科学教育,需要从理解科学开始。而理解科学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孩子们像科学家那样思考。

我们相信,科学教育需要培养的,并不是孩子们对科学事实和知识的超人记忆力,而是卓越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包括在真实的科学实践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观察、理解、判断、专注、创造、协作等能力。

如何让孩子们真正收获这些能力?简而言之,就是让小学生直接向科学家学习。在科学家导师和博士生助教的亲自带领下,通过有趣的线下科学实践、动手实验、线上视频授课、即时互动答疑等方式,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个性化学习。

在科学家给小学生的科学课中,孩子们无疑将提早感知到“智识生活”的乐趣。家长们期望孩子具备的抽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思辨性思维能力等未来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也将内化为孩子们日后进行个人决策或解决重大问题时的科学方法和思维方式。

衷心希望,孩子心中那粒科学的种子,在科学家的浇灌下能够结出果实。我们也相信,任何教育都是为了让改变发生,这种改变可能润物于无声,但它必将是受益终身的。

正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科版小学《科学》教材主编郁波所说,科学家对科学教育的帮助,绝不应该仅仅是站站台、当当评委和顾问之类,而是期待他们能够真正走到课程建设者中间,从最基础、最宏观的角度帮助科学教育从业者构建科学课程。

而我们,则通过科学队长系列科学课程,站到科学教育的前台,参与到科学教育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