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改革“去电信化”

01.09.2015  10:32

中国电信改革“去电信化

原文作者:史额黎

一场自下而上的改革正在中国电信内部展开,而这次改革的关键词则是“去电信化”。

线路施工商欧阳东方没有想到,自己无意间参与到了这场改革当中。

2014年年初,欧阳东方手里刚好有些闲散资金。他从朋友处听说,嘉兴电信有种光纤改造项目可以引入民资。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他考察了几个项目,然后投资了四五十万元。

欧阳东方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和电信的合作期限是3年。在此期间,电信按照光纤改造增量收入的42.5%给他分成。因为是根据收入增量进行分成,欧阳东方对该区域的业务增长格外上心。在嘉兴电信新丰支局的帮助下,他组织了自己的代理团队,每逢活动便与电信的员工一起进行营销。

欧阳东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收益较好的栖凰埭为例,他投资了30万元左右,每个月能拿到平均3000元的分成,也就相当于每年10%的利润。3年期限算下来,他就能拿到20%~30%的利润,“总比银行理财要好一些。

其实,欧阳东方的投资只是嘉兴电信引入民资的一小部分。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嘉兴电信共签约合作项目36个,签约引入民资359.18万元,发展宽带用户1429户。

眼看欧阳东方尝到了甜头,其他人也对投资光纤改造产生了兴趣。不过,嘉兴电信网络运营部主任胡关林表示,他们并不是对任何民间投资都来者不拒。电信不是缺投资,他们更希望投资人能够在当地建立营销队伍。

不仅在嘉兴,整个中国电信都在尝试去电信化的改革,引入民间资本、划小承包、逆向考评等措施在逐步推进。

推动中国电信这样的传统运营商转身的,是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提速降费、营改增、互联网企业兴起,对中国电信来说,传统电信市场竞争已经越来越激烈,不仅三大运营商之间竞争白热化,新兴互联网企业也在争夺客户和市场。

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固话、宽带、移动等基础业务领域,中国电信存在着组织庞大、机构臃肿、资源投入产出效率低下、决策链条复杂、员工活力不足等“大企业病”,为此中国电信以划小承包为抓手,从贴近客户的生产一线入手,自下而上推动市场化改革。

2014年,中国电信出台方案,在基础业务领域的改革重点推进“划小承包与倒三角服务支撑体系”,试图通过这样的改革克服“大企业病”。

中国电信的一次调查显示,一线人员仅有30%的工作时间用于营销。一位支局长30%的时间要用来填报各种表格,30%的时间处理投诉,10%的时间处理支局事务。在改革后的今年4月,中国电信再一次的调查显示,一线人员80%的时间都用在了营销工作中。

记者从中国电信了解到,通过化小承包的试点,一线的积极性在提高。所谓化小承包,就是将核算单元由原来的分局、县公司细化到营业部、门店等,从最基本的生产经营单元开始,把每一个单元变成独立的经营主体。一批员工与中国电信解聘,然后以签合同的方式获得承包权,国企员工变成个体户。在完成了每年的经营任务后,承包经营者将得到更多的收益。

浙江电信管理层表示,很多情况下,社会上不仅有投资需求,而且有市场资源。在有些电信力量不能达到的地方,他们都会考虑民资引入。但是,在民资引入刚起步的阶段,他们也会仔细评估风险,避免出现法律纠纷,乃至国有资产流失的情况。

从2014年至今,化小承包已经在中国电信多家分公司开展。

化小承包对管理部门提出了要求,需要管理部门转向服务一线。

中国电信传统的考评模式是上级发出指标,由下级来完成。而现在,一线员工可以根据上级的服务支撑到不到位、是否满足需求等因素,给上级支撑部门打出相应的分值。逆向考评实施后,嘉兴电信城西支局支局长谢作炮逐渐感受到上级部门的改变。“一开始,通报的分值有七点几分的,现在平均都是九点几分了”。

杭州电信西兴支局支局长金小炬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他就给上级支撑部门打过“中评”。当时,他将一位用户的网络故障问题上报给该部门,但该部门却回复用户“这个不是我方责任”。金小炬感觉客户很不满意,所以没有给出“好评”。

浙江电信企业发展部主任钟瑜颖说,他们原先觉得逆向考评容易流于形式,很可能变成大家凭着印象打分。但是,现在他们所采用的逆向考评办法,是实实在在地根据每张工单的处理速度、处理满意程度来打分,通过累计分值计算部门的最后得分情况。目前,这种“倒三角”的逆向考评,已经在浙江电信专业部门的KPI考核体系中占据40%的权重。

今年7月初,中国浙江电信分公司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过一项问卷调查。在这份涉及476人的调查中,89%的支局长能够直接对上级单位逆向发起需求,有九成的支局长对支撑服务表示很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

(本文章摘自8月30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