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阳水”灌溉好过“阴水”

08.04.2016  08:36

  □本报记者 魏永平 通讯员 王锋前

  看着源源不断的汾河水流入农田,山西省祁县城赵镇城赵村负责浇地的副村长老胡告诉记者,现在村民已经越来越认识到利用河水浇灌农田的好处。从肥力来讲,河水是经过太阳照射的“阳水”,井水是“阴水”,“阳水”浇一次地至少顶“阴水”浇两次,不仅水量足,还省时,粮食产量也明显高于井灌。

  城赵村属汾河灌区东二支渠受益范围,多年来全村1300余户玉米种植户一直用自备井进行浇灌,导致当地水资源过度开发,地下水超采严重。对此,山西省汾河灌溉管理局一方面依托高标准节水农田建设投资,不断修复、配套和完善斗渠、农渠,打通农田水利配套“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向村民宣传春浇政策,进行沟通协调,由村委会垫资恢复渠道和整修田面工程,村干部垫支缴纳水费,村民用汾河水浇地的积极性高涨。城赵村村委会在春季关闭了所有灌溉井,统一用河水灌溉,预计可恢复灌溉面积6000余亩。

  据汾河灌溉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以河水替代井水灌溉,可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效益:一是充足的水量保障了农民用水需求,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二是减少了地下水开采,延缓了漏斗扩大;三是河灌补给地下水,促使地下水水位回升,涵养了地下水资源,实现了水资源优化配置。

来源:中国水利报第3797期 专题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