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走出去”也要接“地气”
【核心提示】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世界文明、文化融合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向世界说明中国、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以及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文化“走出去”既是世界文明、文化融合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国文化自身发展的要求,有助于向世界说明中国、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保障国家文化安全,以及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
中国文化“走出去”归根到底是一种跨文化活动。既然是跨文化活动,那么就必须做到知己知彼,不能为了“走出去”而走出去。目前国内的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已产出一些重要成果。纵观这些成果,可分为数类:一类是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意义、内涵、目标等理论问题;一类是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与软实力、国家形象、文化外交等的关系;一类是介绍“他山之石”及其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参考价值;一类是对中国特定文化产业“走出去”现状的思考,提出问题和对策;一类是研究特定时期文化“走出去”的历史及对现今启发,或特定地区的文化“走出去”实践及其优劣;还有一类是研究文化“走出去”过程中牵涉到的各种具体要素,如渠道因素、翻译因素,等等。
上述研究确实都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必须要面对、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但这些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个很大的缺憾,即中国文化“走出去”最终是要走向一个个具体的对象国,而每个对象国的国情和文化背景不一样,与中国的关系积淀也不一样,即通常所说的“外外有别”。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中国文化走到世界哪个角落都用一种方式、一种内容、一种渠道。如果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忽视了异国文化的特异性,采取“一刀切”的方式,那么这样的研究无异于闭门造车、纸上谈兵。从这个角度说,研究者在研究中国文化“走出去”时必须树立“区别对待”的理念,唯有如此,方能让研究成果更具有针对性,研究建言更具备可操作性,才能真正为中华民族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服好务。
分析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缺乏接对象国“地气”的原因,可以发现:已有研究者的学科背景多为新闻传播学、国际关系、文化学、对外汉语等,其中新闻传播学是主要申报学科,这可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的检索中得到印证。事实上,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应采用跨学科的方法,多系统、多层次、多角度地开展,方可得出较为圆满的、较为可信的结论。文化“走出去”对研究者本人的跨学科背景要求甚高,不仅要懂中国文化,懂跨文化传播,懂文化外交,懂文化贸易,更要懂外语,懂对象国国情、文化、民族性格,懂中国与对象国的关系。而能做到集大成者,可谓少之又少。学者张西平说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研究至少是“四跨”:跨学科、跨国别、跨文化、跨语言。其中“跨国别、跨文化、跨语言”直接与外语学科相关。从这个角度出发,外语学科应广泛地介入到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中。在理想状态下,即我们如果拥有足够的研究资源,包括人力、精力、财力,应逐个研究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各国的不同情况,但实际往往做不到,因此只能择其要者加以研究,即面向重点语种对象国加强文化“走出去”研究。比如,讲法语的国家有四十多个,讲阿拉伯语的国家有二十多个,讲西班牙语的国家有二十多个,由于拥有共同或相似的语言背景、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中国文化走向这些国家常面临一些共性问题,对其展开重点研究不但大大节约了研究成本,还能提升研究效果。
总之,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要“接地气”,接对象国的“地气”,弄清“他是谁”、“他要什么”以及“怎样走进去”这样的核心问题。国内外语学界的同仁应在这方面有所建树,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研究完整起来、立体起来,真正为中国文化“走出去”这一战略实践建言献策。
(据《中国科学社会报》作者 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