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战略部署

11.10.2017  16:05

  ■砥砺奋进的五年·教育新跨越②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谈到人民期盼时首先提到了教育。

2015年3月1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时指出:“中国一直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经济崛起已成为现实,开始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迈进。

抓住历史赋予的光荣与梦想,5年来,教育以“优先发展”的姿态前进,为开创一个伟大的时代贡献力量。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不动摇

2013年9月25日,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去了温暖人心的视频贺词:“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面前,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成为新时期教育优先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

仅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年8月底,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38次中央深改小组会议,便审议了十几个涉及教育改革的文件和方案。其中,2017年5月23日,第三十五次会议一次就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汇报》等含金量极高的政策文件,直指改革发展的关键,发力精准、影响深远。

“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一席话的背后,是将优先发展教育置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战略地位的使命担当。

9月28日,教育部举行从数据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数据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部署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重大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国内生产总值)比例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中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推进了科技创新、文化繁荣,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此前,独立第三方对中国教育进行的评估显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学生总数为1.4亿,普及率超过世界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两项指标均高于世界中上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数据最有说服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扩大教育规模,保障公民享有更多受教育机会。截至2016年底,中国拥有世界最大的教育规模,有51.2万所学校,2.65亿名在校生;小学净入学率为99.9%,初中毛入学率达到104%,已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毛入学率达到87.5%,基本普及了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42.7%,接近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优先发展教育的道路,有其独特的自信和坚守。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走进校园,走近教师、学生。在北京大学、中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昌大学,总书记走进校园,与教师、青年学生畅谈家国情怀、理想人生。2013年教师节,正在乌兹别克斯坦进行国事访问的习近平总书记,关山万重,仍不忘向全国1400万教师致信慰问。

2016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市八一学校时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强化责任意识,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

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高度出发,在对我国教育事业历史方位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一系列重大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推动着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实践,成功将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提升到了一个新境界。

坚持增加教育投入的决心不动摇

教育优先发展的前瞻性特征,决定了其内涵必然随着社会的前进和时代的变迁而不断丰富发展。但无论如何,投入都是衡量教育优先发展的一大重要指标。

近年来,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增收困难。但党中央、国务院稳定增加教育投入的决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教育优先,投入先行。作为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对教育的投入日益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是否优先发展的重要标尺。

位于教育部北楼五层的“4%办公室”,经历了推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占比4%这一国家目标从愿景变为现实的那段历程。

当4%从教育优先发展的“里程碑”转变为教育优先发展的“新常态”时,从国家财政投入层面,优先发展的决策意识也开启了新的征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2016年,经中央深改小组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的通知》和经国务院第15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进一步明确了“一个不低于、两个只增不减”要求:保证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确保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

以保障教育投入为起点和标志,一个横跨东中西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教育优先发展政策体系正逐步完善——

2013年的最后一天,《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正式出台,这项被称为“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史上中央财政投资最大的单项工程”开始实施,2014年到2018年,规划新建、改扩建校舍约2.2亿平方米,购置教育仪器设备约1066亿元。

2015年4月,中央深改小组第11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此后,各省(区、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陆续出台,为推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按下快进键。

2016年7月,《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推进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再次作出部署。当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推进扶贫攻坚。

为支持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央财政于2016年秋季下达2016年相关教育专项转移支付资金927亿元。2017年,中央财政下达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预算1170亿元。

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完善力度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资助规模不断扩大,资助学生累计4.25亿人次,年均增幅2.05%;资助总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年均增幅10.66%。

另有统计数据显示,从2011年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至今,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1591亿元,为699个国家连片特困地区3600多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我们最好的地块不是搞开发,而是用来建学校、办教育;紧缺的编制也主要向招考教师倾斜,近五六年每年招考补充教师100多名。”虽然由4个分属不同县区的偏远乡镇合并组建而成,虽然这个“四不管”地带的经济、教育基础曾经“一穷二白”,但如今,在党和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政策推动下,山东潍坊峡山生态经济开发区短短三四年间便引入10多亿元资金新建学校,让峡山区教管中心主任张少军底气十足。

回应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以及科技革命、全球竞争带来的挑战,教育在中国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优先领域,步入优先规划、优先投资、优先保障和优先发展的新时代。

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师范大学与贵州国培计划培训班学员交流时强调,教育短板在西部地区、农村地区、老少边穷岛地区,尤其要加大扶持力度。2015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陕西延安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考察时指出,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从根儿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

5年来,正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一系列教育政策得以顺利实施并取得显著实效。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民众获得感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教育必须优先发展。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关头作出的重要论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让6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走出贫困,是重点也是难点。“教育扶贫”因其通过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掌握知识、改变命运、造福家庭,而成为最有效、最直接的精准扶贫。

教育事业纷繁庞杂,教育优先发展,布局何其关键!

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而在此之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教育的表述从2013年的“继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经历了“促进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公平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到2017年的“办好公平优质教育”“我们要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使更多孩子成就梦想、更多家庭实现希望”,“优先发展”的目标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让更多百姓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增强教育改革发展获得感,努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成为新的历史阶段教育优先发展的鲜明特征。

一项项教育惠民政策纷至沓来:

中央财政投入资金1100多亿元,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和中小学校舍安全状况;累计安排资金43亿元,对在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工作的教师给予生活补助;实施城乡统一“两免一补”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资金随学生流动可携带,“钱随人走”惠及近1300万农民工随迁子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各级政府纷纷跟进:贵州省2016年全省教育经费总投入103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5%;江西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经费投入……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5年间,各地教育生态焕然一新,“教育书记”“教育市长”纷纷涌现,教育“一把手工程”遍及全国。教育成了政府优先发展的“政绩工程”,更成了老百姓的“幸福工程”。

2016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世界宣告:“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新的时代征程,伴随着教育优先发展的脚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将有更多人的命运被改变,去拥抱更加光明灿烂的明天。

(来源:中国教育报)

努力让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局
严守“教育经费占比4%”的法律底线
  国庆、中秋双节之际,教育部门的最新统计数据传出好消息: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教育局
教育部晒出5年“教育成绩单 我国教育跃居世界中上行列
    本报北京9月28日讯(记者 董鲁皖龙)“党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