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四)

27.11.2019  14:40

   央视网消息 (焦点访谈):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的初心使命。民生保障制度中有哪些新的具体制度安排?它们将如何改变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我们听听专家的解读。

  “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是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的要“坚持和完善”的制度之一。专家指出,《决定》首次提出“民生保障制度”概念,这是《决定》的突出亮点之一。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它的重大意义在哪里?由于它直接关乎民生,跟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最终是能够集中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地方。民生保障制度不是一项制度安排,是若干项关系到老百姓生活和切身利益的制度安排,实际上它也是一个体系,比方说我们的就业制度、教育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都是民生保障制度。过去更多的是一项一项强调得多,但是一项项强调得多就有可能出现顾此失彼、厚此薄彼。”

  关于民生保障制度,《决定》还特别强调统筹城乡的概念,提出必须健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郑功成说:“这个是有针对性的。尽管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在发展,农村也在发展,但是这个差距依然很大。我们要迈向2035年基本现代化、2050年前后全面现代化的目标,这个鸿沟是要抹平的。更重要的是共产党的宗旨是什么,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全中国人民,不是只是为城市人。如果说继续允许城乡分割,而且在民生保障制度中间残留这种痕迹,那是跟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相背的,所以到了新时代之后,四中全会这样明确要求,我觉得民生保障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就是将来城乡差距会越来越小。”

  如何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决定》还从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健康医疗养老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安排。就业是民生之本。《决定》提出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强调“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

  郑功成说:“过去我们更多是考虑充分就业,比如农民工只要进城了,不管你干什么工,都觉得这已经不错了,有事可干了,是解决有人有事可干的问题。但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情况发生了变化。所以四中全会提出来,实际上顺应了时代的这种要求,顺应了劳动者的这种要求,所以在未来,我讲它是质的飞跃,我们在评估劳动就业工作成就的时候,不光要看数量,可能越来越注重质量。应该说给所有的劳动者带来一个预期,这个预期就是稳定的,就业不仅有岗位,岗位是有质量的,我的工作是有尊严的,是能够体面的,我的收入能够支撑我的体面。其实,现代化对民生来讲,就是质量与体面的问题。”

  关于教育制度,《决定》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新目标,那就是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决定》强调,加快发展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说:“我觉得提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它是对时代巨变的一个战略选择,因为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信息社会出现了知识大爆炸的现象,知识的生产、知识的传播方式都跟工业社会不同,使得人的终身学习成为人生存的重要方式,在实现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的实践当中,全世界范围内都在探索。我们中国在这个时代,能在国家层面有整体的部署,这是我们教育发展变革的一个巨大的进步。”

  如何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决定》从补短板、强基础的角度,提出健全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保障机制,完善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统筹协调发展机制,构建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等具体部署,同时强调,要发挥网络教育和人工智能优势,创新教育和学习方式。

  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明年是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的最后一年,如何完成最后一公里冲刺,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决定》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专家指出,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是完善民生保障制度的一个突出亮点。

  郑功成说:“按照我们国家的规划,明年是要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和区域性贫困现象。消灭了这个绝对贫困,还有贫困现象吗?当然有,它有相对贫困,相对贫困现象将是长期存在的,这个在资本主义国家、哪怕再发达国家都有。相对贫困是相对于绝大多数人的生活水准来讲的,这个长效机制最主要当然是社会救助制度。有了这个制度,任何人不会因为任何原因陷入到生存危机状态。”

  专家指出,关于民生保障制度,一方面,《决定》坚持问题导向和底线思维,从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出发,补短板,强基础,不断织密民生保障之“网”。例如,加快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等。另一方面,《决定》聚焦民生保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完善制度,强调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民生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例如,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郑功成说:“四中全会发出的信号是什么?人民群众要相信社会保障只会越来越好,当然这个不断提高水平,也跟这个制度自身的客观规律有关。全世界来讲,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一定是刚性增长,这是这个制度的客观规律,这个刚性当然会给我们的政府带来一些压力,政府就得要努力,要保证我们的经济发展,努力不断调整公共资源配置、结构,让更多的资源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能够惠及全民。”

  除了民生保障制度,在社会建设领域,《决定》还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决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并且首次提出了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目标。

  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理论创新,也预示着我们的实践和制度也有更大的创新。”

  如何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决定》从完善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有效机制、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这五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安排。专家指出,《决定》从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出发,着眼基层和群众,提出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特别是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这对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教授宋贵伦说:“德治它把人心、把人的感情能够联系起来、沟通起来,所以它应当说更有效果,这是我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也是总书记和党中央提出来的文化自信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我们要讲社会的文明,社会建设的现代化,社会治理的现代化,如果没有社会文明做支撑也是不行的。我认为这也是四中全会强调的,把我们制度的优越性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一个重要表现。”

  民生幸福、社会稳定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中国之治,归根结底是为了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各种幸福生活需求,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涉及到哪个领域、发展到哪个程度,相关的重要制度和具体制度建设就应该跟进到哪个领域、提升到哪个程度,国家治理的加强和完善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相协调,这正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原文链接: http://news.cctv.com/2019/11/27/ARTIIR9kGVMhxhHwnt9qTIYR191127.shtml

【中国稳健前行】法治体系: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
  编者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广播电视
【中国稳健前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显著优势
  编者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广播电视
【中国稳健前行】人民民主的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编者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广播电视
【中国稳健前行】制度自信的时代表达
  编者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