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建碛口、河曲、上党3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24.09.2015  17:29

  9月23日,在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上,省文化厅厅长张瑞鹏介绍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在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晋中实验区”的基础上,我省结合实际批准设立了碛口、河曲、上党(晋城)三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镇、一县、一市区域内整体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非遗名录全国第三

  2011年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于当年6月1日起施行。而我省是全国较早颁布非遗条例的省份,省人大常委会于2012年9月通过《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自2013年1月起施行。

  这“一法一条例”实施以来,目前我省省级非遗项目名录达到403项,保护单位723个。共推荐进入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16项,确定项目保护单位168个,位列全国第三。

  在资金支持方面,2007年起设立的省级非遗专项年度资金,9年累计投入2030万元。2011年以来,全省投入非遗保护的社会资金超过4.26亿元。同年非遗法实施以来,中央财政投入我省的补助资金达1.7亿元。

   国家级传承人106人

  代表性传承人是非遗项目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是非遗活态传承的代表性人物。

  我省组织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四个批次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现有国家级传承人106人(已去世6人),其中4人获得国家级传承人“薪传奖”。现有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15人(已去世20人)。

  各地都在积极为传承人履行传承义务创造条件。中央财政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补贴1万元传承经费,全部通过财政渠道直接拨付到传承人个人帐户。省财政给予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传承经费约为1000元,个别市、县对传承人传承活动也给予经费补助。

   晋中建传习中心

  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我国首创的探索科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模式。文化部共批准设立15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其中已经批准总体规划开始建设的有8个,包括我省的 “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已于2012年7月批准实施。

  保护区涉及太原、晋中、吕梁3市,目前启动建设的14个县级综合传习中心,已建成10个。开展非遗项目抢救性记录20多个,开展研究课题6项,完成数字化保存记录5项。

  在此基础上,我省结合实际批准设立了碛口、河曲、上党(晋城)三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镇、一县、一市区域内整体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