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环卫橙温暖一座城 写在山西省第26个环卫工人节之际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迎第一缕晨曦而来,披最后一道落日而归,用最朴实的双手,抚去生活的尘埃,唤醒城市全新的一天。他们,就是城市里最亮的那!
10月26日,是属于他们的节日——山西省第26个环卫工人节。在这个美好日子,让我们对他们说一声:谢谢你们!辛苦了!
扮靓美丽家园助力创城创卫
“唰……唰……”要是在白天,这声音太过微弱,只要一发出来,就会被车水马龙的声音所淹没。凌晨,整个城市还在沉睡,这种声音就显得特别清脆。那是环卫工人清扫大街时,扫帚与地面摩擦发出的声音。
每天凌晨4时许,昏黄的路灯下面,李改莲总会出现在寇庄西路上,“唰……唰……”的声音,再熟悉不过。一把扫帚、一个自制的垃圾袋,就是她的工具。长时间清扫马路,她的手指已经十分的粗大并且长满了褶皱,大拇指上的裂纹以及手掌上的老茧在路灯的照耀下格外的显眼。
正值深秋,纷纷扬扬飘落的落叶成为深秋别样的风景。但秋季清扫,却是环卫工人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除了清扫落叶,路面上一些已经扁平的烟头也都一个不落地被李改莲拾起:“这些烟头我们都必须清理干净,如果检查的时候被拍到有烟头,我们要被扣分。”
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守护城市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力量,包括李改莲在内的2万余名环卫工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洁”的奉献精神。
在做好清扫保洁工作的同时,结合“创城”“创卫”工作要求,市城管局环卫各部门还展开专项行动,全员上岗、全车出动,延长保洁时间,加强道路清扫保洁力度,扩大机扫冲洗作业范围,加大垃圾收运频次,整治各类卫生死角。9月份以来,已清理小广告11.6万余条,涉及街巷8785条、楼院2961座。至9月底,清理大件垃圾6000余处、5700余吨,清理各类卫生死角1.25万余处,处理乱堆渣土杂物3700吨,处理生活垃圾16.2万余吨,餐厨垃圾8600余吨。
公厕新建改造打造“暖心风景”
在红沟路府东街口东南角,一座设施齐全的公厕被杏花岭区定为“创卫”示范样板点。公厕不仅配备了轮椅通道、扶手及带扶手的坐便器等无障碍设施,真正方便了残疾人、老年人、孕妇等特殊群体,还设有第三卫生间,可有效避免异性家长带小孩上厕所时的尴尬场面,也保护了个人隐私。此外,该公厕还配备了一间爱心驿站,能为广大户外劳动者和过路群众提供饮水、临时休息、饭茶加热、取暖纳凉、手机充电、临时避雨等服务。
近年来,市城管环卫部门按照“便民、干净、有品位、凸显特色”的要求,在城市新建一大批集生态、文化等多元素的精品公厕和移动公厕。其中,今年六城区已开工建设公厕95座。一座座功能设施齐全、充满人性化设计的公厕,正刷新着人们对公厕“脏臭”的传统印象。此外,今年我市还将完成旱厕改造178座,年底实现旱厕清零。
城市之美,美在亮丽风景,也美在人文温度。一座座公厕,用一处处让人心头一暖的便民细节,温暖着这座城市。
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加速奔跑”
加快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是我市的重大政治任务和头号工程,而基础设施配套工程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的“四梁八柱”,更是实现“一年见效、三年成形、五年成势、十年成城”目标的基础性工程。
作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之一,环境卫生综合基地项目位于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大盂首开区南部,占地面积约60亩,总建筑面积11750平方米。3个月时间,环境卫生综合基地综合楼主体完工;6个月时间,转运规模为125吨/日的生活垃圾分类转运站、融雪剂储存和溶化车间等配套设施全部建设完工。
在众多的单体建筑中,垃圾分类转运站的施工难度最大——垃圾分类、粉碎、压缩、打包、转运,均在该中心进行,而安装设备的不同,决定了该建筑物标高参差不齐——支模高度已经达到12米,达到“超危大”级别,跨度普遍也在10米以上,最长接近15米。因为柱子比较高,只能采取分段浇筑、两次浇筑。转运站分地上地下共两层,主体分为钢结构和框架两部分,每一个预埋件质量、高度、尺寸都做到严格控制,为后期二次钢结构主体施工创造条件……随着基地的完工,一切困难都已被建设者们踩在脚下。
随着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相信太忻一体化经济区会成为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引来一只只凤凰。
践行垃圾分类踏出“绿色脚步”
配备太阳能板、电子显示屏、语音播报器、监控摄像头、排风系统、暖风机的“垃圾分类屋”你见过吗?去年年底,8种样式、300余座“垃圾分类屋”陆续亮相太原街头。新型“垃圾分类屋”配备了暖风机、排气扇等设备,有效避免垃圾分类时产生的异味;在管理上实行定时投放,由专人清刷,保持“屋”内干净整洁。
一个好习惯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生活“新时尚”——垃圾分类,正让太原这个有着2500余年的古城焕发新生。当前,我市垃圾分类蔚然成风:创意设计的分类投放点成为“城市风景线”,市民、学生组团到垃圾焚烧电厂观光“打卡”,党员和志愿者们站桶指导分类投放……
以前“一个桶”,如今“分类投”,以前“嫌麻烦”,如今“成习惯”。在丽华苑小区,“爱分类·爱回收”智能回收机让居民们垃圾分类乐此不疲。“扔垃圾还能挣钱!你看,扔垃圾的零钱实时到账!”居民张广茂笑嘻嘻地说。据了解,仅在万柏林区,便已布设了780个智能回收机。
按照“党建引领、示范先行、整街推进、专业实施”的工作思路,市城管环卫部门在64个街乡、1849个公共机构、542个社区、4466个小区开展垃圾分类。截至目前,六城区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
投身疫情防控筑起“防疫长城”
进入十月,深夜的太原已让人感到秋的寒意,街道上空荡荡的,城市渐渐进入熟睡模式,一辆白色的“医疗废物转运车”依旧在飞驰。
消毒、登记、接收医疗废物垃圾桶、消毒、转运、再消毒……作为太原市唯一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太原润禾环卫工程设备有限公司的上百名环卫工人都是这样度过国庆长假,在看不见的“疫”线,用不停歇的奔波守牢防疫的最后一道关。医疗废物严格做好“点对点”转运,按照“定人、定线、定车、定点”的方式对隔离点医疗废物进行收集拉运……截至10月9日,他们便安全、及时、无害化处置1239.96吨医疗废物。
在抗疫一线,处处闪现着城管环卫人的身影:为了保障环卫清洁和城市生活垃圾转运工作的正常进行,丈子头垃圾中转站、南堰垃圾中转站以及机械清洁队党员干部,连续数日吃住在单位;为了避免环卫职工交通出行时因为进入疫情防范区健康码变成“黄码”,部分职工在澡堂休息室居住;遇到突发疫情,不少环卫工作人员要清运垃圾,对接负责人,配送垃圾桶,最忙时一分钟能接三四个电话……
不分寒来暑往,也不分天晴下雨;从炎炎烈日到天寒地冻,从晨曦微露到万家灯火,那一抹“环卫橙”,格外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