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个代表之家助力代表依法履职
法制日报讯 记者朱宁宁 建立代表联系选民制度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代表联系选民是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突出强调的一项工作内容。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代表紧密联系选民、真正反映民声,一直是各级各地人大常委会思考和探索的新课题。
结合当地牧区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启动“人大代表之家”建设工作,自2013年6月建立起全国第一家具有民族特色的“草原人大代表之家”以来,呼伦贝尔市各级人大以建“家”活动为载体,在建“家”和管“家”上寻找和夯实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落脚点。
“‘草原人大代表之家’是我们的独创。”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震对记者介绍说,为方便代表联系选民、联系群众,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针对牧区群众居住分散、生产生活流动性强的特点,创造性地把“代表之家”建立在了草原深处。在此基础上,呼伦贝尔市各级人大根据牧业生产较忙时牧民反映情况不方便等实际,又增设了“蒙古包代表之家”、“猎民人大代表之家”以及“马背上的代表之家”等,这些“家”或搬迁简便、或移动自如,有的还为祖国边疆稳定作出了特殊贡献。
据了解,为加强代表联系人民群众工作,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以创建“代表之家”为抓手,相继出台了《呼伦贝尔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本级人大代表制度》、《呼伦贝尔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联系原选举单位和人民群众办法》,还下发了关于开展城乡“人大代表之家”和牧区“草原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意见。
截至目前,呼伦贝尔市共建立143个代表之家,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有声有色的活动。这些“人大代表之家”的建立不但解决了多年来代表工作不接地气、联系群众缺乏载体平台以及活动场所的问题,还解决了代表在闭会期间活动内容单一、活动形式缺乏的问题,为代表依法履职、掌握第一手资料提供方便,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
责任编辑: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