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经济之声:惠民生 一件也不能少!

16.03.2016  11:30

  央广网北京3月1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两会经济之声,惠民生一件也不能少!

  李克强:为政之道,民生为本,我们要念之再三,铭之肺腑,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财政收入增长虽放缓,但该给群众办的实事一件也不能少!

 

   惠民生,要啃哪些硬骨头?

   来自权威部门的声音: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十三五”规划在民生问题上的笔墨更重、措施更实,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

  民生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全力实施脱贫攻坚,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要全部摘帽,还要解决区域性的整体贫困。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第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在“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基本公共服务的清单,明确政府的职责,来提高公共服务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同时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收入政策,城镇新增就业,“十三五”提出来累计要达到5000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6.5%以上。实施全民参保计划。

  第三,提高教育和健康水平。教育主要是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要达到90%,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的年限要提高到10.8年。同时我们还要实施“健康中国”的行动计划,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人均预期寿命在“十三五”期间要提高1岁。

  第四,加强重点群体的权益保障。主要是三部分人,一是2.2亿的老年人口,养老服务作为重点来考虑。二是2.77亿的农民工,具备条件就要解决他们在城市落户的问题,让他们也享受到城市的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一个群体是8000多万人的残疾人群体,残疾人的托养、康复、教育、就业都在“十三五”规划里面有所体现。

 

  惠民生,政策从何处发力?

   来自主管部门的声音: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按照可持续、保基本的原则,安排好民生支出,严格控制例如“三公”经费的增长,让更多的支出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重点民生支出。

  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应该说,这一轮医改一个最重大的举措就是分级诊疗制度的提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核心表现为供需矛盾,大病小病涌向城市大医院,城市农村患者也涌向大医院,这样就出现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所以分级诊疗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措施,也是落实人人享有的一个就医体制的保证,是对我国医疗资源格局的重新调整,也是对就医习惯的改变。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十三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我们在“十三五”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就意味着国家已经明确中国的教育普及是十二年,就是说九年义务教育加三年高中阶段教育,这是明确的要求和安排。义务教育至少包括四个内容:第一,普及;第二,免费;第三,均衡;第四,强制。

 

解民之忧的对策建议

   来自代表委员的声音:

   精准扶贫,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扶贫办原主任范小建:要处理好深度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关系。根据我们的典型调查,有的省在“十二五”期间,它的贫困总量减少了60%,但是它的深度贫困只减少了25%,可见深度贫困的减贫难度之大。这一轮脱贫攻坚的最大特点就是啃硬骨头,所以对于深度贫困一定要咬住不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脱贫与脱帽的关系。现在围绕着脱贫摘帽层层签订了责任书,特别是有些地方还制定了鼓励贫困县提前脱帽的政策,排出了计划,可以说是争先恐后。应该坚持先脱贫后脱帽。贫困户脱没脱贫,要群众认账;贫困县能不能脱帽,要坚持标准。不能搞“数字脱贫”或降低标准,甚至搞“先脱帽后脱贫”。脱贫和脱帽的结果应经得起检验。

   哪些养老难题亟待破解?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张世平: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一是老龄人口爆发式增长。2015年60岁以上老人2.22亿,占总人口16.1%,预计2025年突破3亿,秒针每跳动3下就新增1位老人;二是空巢、高龄老人增多。空巢老人已超1亿,80岁以上老人2400万,尤以农村老人问题突出;三是老人健康状况堪忧;四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与少子化交织;五是应对不足。“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矛盾凸显,存在法律法规不配套、政策措施碎片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老龄化高峰期的加速到来,将可能改变我国的经济运行,冲击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新的基本国情。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张德明:我们国家的养老模式应该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作为补充。为什么是这样呢,首先是我们国家的经济基础,个人的收入的关系;第二个方面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是在家庭;第三个是居家养老会跟周围的环境、跟周围的人员更熟悉。在这种情况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养老模式里,我觉得,目前需要做的有这样几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我们家庭里的居家医养结合,就是在家庭里养老的时候,如果生病的时候,在这个医养结合方面目前需要进一步完善;第二个方面居家养老里面需要解决保障措施,比如说老旧住宅的电梯问题、比如说社区跟它的养老方面的照护方面的服务问题。

   医改的有效路径是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黄洁夫:中央不断提出对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对于医院体系,就是2万多家医院进行外科手术式的改革,该公立的就公立,该民营的就是民营医院,该慈善的就是慈善医院,把它分清楚,老百姓的选择就多了。所以我们政府要管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保证社会公平公正,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医疗,但是多元性的、高端的服务要开放市场,要让社会资本进入社会办医,让民营医院甚至外资进入到市场里来,把这块蛋糕做大,而不是这一块小蛋糕用计划经济来分配。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副院长李秋:一个就是增加入口,更多的培养我们专业的医生,尤其是针对基层医院全科医生的培养,应该加大力度;第二就是增加基层医生的待遇,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让他比较能够有尊严的这样生活的这样一个待遇,他就愿意到基层去。

   教育的阳光如何普照?

  全国政协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李卫红:今年政协把特殊教育问题列为2016年政协重点调研的内容。一要建立起保障残疾儿童上学的必要教学条件,教育体系要建立起来。二要提供为残疾儿童教育必要的财政经费保障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刘长铭:乡村学校不能是城镇学校的那种模式的复制,乡村的教育也不是城市升学教育的一种简单移植。他们有着特殊的需求,特别是对于留守儿童,当父母不在身边时,他们在情感、心理方面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关爱,他们有着特殊的发展特点,他们有着特殊的需求,我们应该研究这些需求,在研究这些需求的基础上来认识乡村学校的发展特点。

责任编辑: 张晓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