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改革之路上不断进步 ——外国专家积极评价中国全面深化改革
本报北京9月15日电 综合本报驻外记者报道:为保持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破除阻碍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赢得国际社会积极评价。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外国专家表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为发展繁荣提供不竭动力,不仅使中国经济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而且惠及地区和全球经济。
经济发展稳中求进
欧洲议会德瓦议员助理兼欧中友好小组秘书长盖琳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就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这是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中共十八大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在于中国共产党从人民利益出发,通过改革,寻找各方利益的交汇点。
巴西经济学家罗尼·林斯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非常清醒地意识到,要全面深化改革必须满足一些先决条件,经济稳定就是其中之一。目前全球经济局势有些震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稳定经济,如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及银行利息,刺激国内消费等,经济发展稳中求进。此外,中国政府一直坚持以市场经济改革为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以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政府在推动城镇化建设方面做出努力,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缩小城乡差距。在教育领域,中国政府改善了教师待遇,推进教育改革。中国今年吸引了较大规模的投资,在整个国际投资大环境萎靡的情况下,这显然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为吸引外资,中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如对繁杂的审批程序进行精简等。
民众享受改革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的众多措施影响深远。德国海泽出版社旗下在线新闻网站Telepolis专栏作家沃夫冈·波姆雷恩表示,这意味着更多的市场行为,更少的官僚作风,私人企业拥有更多的自主空间,为农民争取更多权利,计划生育政策放宽,官员特权终结等。一切都表明,中国在改革之路上不断进步。
谈起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以来的成果,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坦·德瑞格尔表示,在简政放权方面,复杂的行政手续得到了简化,获得行政许可的进程加快,对腐败行为的公共监管力度在加大,不仅对民众有益处,也对经济发展带来助力。“‘简政’实际上是在节约资源,节约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成本。尤其对中小企业而言,它们将在更加透明的公共行政决策下受益”。不过,德瑞格尔也提到,需要时间来检验进一步的改革成果,期待各项改革举措在经济增长、就业等方面发挥更大能效。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说,尽管面临不少困难,但中国政府坚定决心,全面深化改革,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实践中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希望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的成果。没有改革,中国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果,深化改革是为了实现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精神,有利于加强社会各界的凝聚力,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拉赫曼认为,正是在改革的号召和推动下,中国经济长期以来保持了快速健康发展,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内生产总值长期以来稳定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难题和阻力,中国政府也一直在想方设法攻坚克难,化解社会矛盾,尽可能地释放体制的活力,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尽力营造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局面。
改革带给世界机遇
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罗斯·安东尼认为,自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到2000年提出“走出去”战略,再到目前经济结构转型和“一带一路”构想等,中国一直都在结合不断变化的本国情况和国际形势推进改革,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政府给改革制定了较为长远的规划,并保证了政策的连续性。
安东尼说,目前,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积极推动产能转移,经济增长更加重“质”等,正在进行结构性改革的中国经济在未来一段时间将呈现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毋庸置疑,这对全球经济会产生连锁反应。不过,与西方某些媒体刻意唱衰中国经济相比,在中国政府不断深化改革措施的有力保障下,他对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抱有乐观态度。他指出,中国经济的良好表现将会对全球其他国家有益,这将是全球绝大多数国家乐见的。
安东尼认为,中国在推进和深化改革过程中的很多经验值得非洲国家学习,这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人才的优化配置、国有企业的职能等。他指出,中国国有企业在过去30多年中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这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国政府能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职位上派驻具有经验和深厚专业知识、能够真正干事的人才。在这些方面,中国的经验值得南非借鉴。
拉赫曼表示,中国的改革扩大了内需,带动了其他国家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机遇和就业岗位,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反映了如今各国的发展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各国需要互相帮助,才能共同繁荣。中国一直秉承互利互惠的理念,积极帮助其他国家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命运共同体,赢得国际社会的好评。
(本报记者张杰、王海林、冯雪珺、杨迅、倪涛)
原文链接: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5-09/16/nw.D110000renmrb_20150916_1-0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