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三农 决胜小康——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29.02.2016  13:30

【阅读提示】

十二五 ”时期是我省农业农村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特别是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全省“三农”工作负重爬坡、艰难前行,总体呈现比较稳定的发展态势,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十三五”已经开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期,农业发展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我省农业和农村正面临任务更为艰巨、矛盾日益凸显、问题交织叠加的复杂形势,已经或正在进入又一次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新阶段。如何咬紧目标,更新理念,确保“十三五”全省农民同步达小康?本次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已经给出答案。


十二五”亮点纷呈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粮食连续5年获得丰收。2015年全省蔬菜、水果、肉、蛋、奶产量分别比2010年增长18.4%、35.4%、72%、51%和25%,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农村基层组织有效整治

顺利完成了农村“两委”换届工作,开展“领头雁”培训,集中整治了5155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向9395个村选派了第一书记。

农民收入实现了稳定增长

农民收入增幅连续5年超过城镇居民。“十二五”期间,22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20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9%。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实现农业人口人均1亩水浇地。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819万亩,改造中低产田953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20万亩。

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全省认定家庭农场9032个,注册各类农民合作社8.3万个,培训职业农民20.5万人。土地确权、农村水价、农村金融等改革取得新进展。

农村人居环境逐步改善

完成新一轮农村“五个全覆盖”工程,坚持每年为农民群众办“五件实事”,启动实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四大工程”。
  

十三五”主要挑战  

●“三农”问题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明显短板。

●就业增收是现阶段“三农”发展的最大难题。

●市场发育不充分是现阶段农业发展的最大缺陷。

●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落后是“三农”发展的最薄弱环节。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是现阶段农村发展最大的结构性问题。
  

十三五”总目标与着力点  

紧紧扭住全面小康总目标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实现城乡居民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面深入贯彻发展新理念

【解读】

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加快推进“六大发展”的要求,增强创新动力,厚植发展优势,以创新发展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以协调发展补上农业农村发展短板,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农村发展方向,以开放发展拓宽农业农村发展空间,以共享发展增进农民福祉,以廉洁和安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路径】

推进经营体制创新。要以“三权分置”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充分释放规模化经营和规模化服务的潜力。加快培育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合作组织,加快培育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的新型农业服务组织,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使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骨干力量。

切实推进科技创新。“十三五”期间,必须在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一是要争取育种突破。二是要积极支持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打造农业科技创新平台。三是要积极支持 产业技术 创新联盟,探索产学研结合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农业企业参与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引进和示范推广,打通农业科技转化“最后一公里”。

切实推进金融创新。要加快构建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村中小银行,推动金融资源更多向农村倾斜。要建立健全全省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贷款担保和再担保。要全面深化农信社改革,大力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农信社股份制改制。


努力实现四化同步、城乡一体发展

【解读】

三农”问题的本质是要解决农民的问题。一方面要减少农民,让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从事非农产业,在非农产业中获得更多的收入;另一方面要让更多的能人投身农业,成为现代农业从业人员,不断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

【路径】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走出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加快培育县域支柱产业,推动县域经济实现差异竞争、错位发展。

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以人为本、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悬在半空”的农民工举家进城落户。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解决农民工进城的后顾之忧。

积极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统筹城乡的制度架构,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努力构建满足农民工需求的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其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充分有效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解读】

扩大农业对外开放,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国内外农业融合度越来越高,必须有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加快农业的对外开放,形成农业深度融合、互利合作的新格局。

【路径】

积极参与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期,把 山西 传统名牌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大力发展出口农业。加大优势农产品出口基地建设,进一步推进重点优势农产品出口。

继续推进农业对外开放。加强农业对外平台建设,形成我省农业外向型经济新业态。


加快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解读】

这是我省“三农”发展的方向所在、出路所在、潜力所在。“十三五”期间,要努力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建设产业链条完整、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农业产业体系。

【路径】

做优一产,就是要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在稳定提高粮食产能的前提下,优化产品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结合,使农产品生产更契合消费者需求。

做强二产,就是要以市场为导向,全产业链开发我省名特优产品,向产业链要效益,向品牌要市场,特别是集中培育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做活三产,积极探索推进农工融合、农商融合、农旅融合等多种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民在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利益分享比例。


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解读】

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迎接农业新挑战,根本出路在改革。去年中办、国办制定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据此,我省已结合本省实际,制定出一系列改革措施。

【路径】

推进涉及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村经营体制、国有林场、农村水权水价、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产权制度、农村供销社、农村金融、城乡一体化规划体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

重点要通过确权、赋能、搞活,积极推进承包地、宅基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到2020年,全省基本完成土地等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确权登记颁证,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非经营性资产形成集体统一运营管理机制。
  

2016年“三农”重点工作  

(一)以保证粮食安全为前提,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二)以组织创新为抓手,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三)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四)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重点,扎实推进脱贫攻坚首战首胜。

(五)以发展壮大乡村旅游为重点,培育壮大农村服务业。

(六)以发展农村电商为重点,扎实推进“互联网+三农”。

(七)以激发农业科技人员积极性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八)以优化金融服务为重点,推进“三农”进军资本市场。

(九)以提高培训质量为重点,加大农民转移输出组织化程度。

(十)以“一树二统三治四建五改”为重点,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

(十一)以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为重点,推进生态建设。

(十二)以防灾防疫防火防祸为重点,建立预测预报预案预警安全防范体系。

(段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