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荣油桃背后的“万荣精神”
6月17日,运城发往澳大利亚的18.8吨油桃,通过了澳大利亚农业部的各项检测,顺利通关。这是中国油桃首次走进澳大利亚市场。
这些油桃的产地在运城市万荣县。“澳大利亚的检验检疫是全球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此次代表中国油桃首发澳大利亚,是对万荣油桃品质的认可。”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任大伟说。
油桃在万荣的种植面积不过3万亩,和漫山遍野的苹果比较起来可谓太少,这样一个小品种,如何做成大文章?如何敲开出口的门,撬动了国际水果大市场?
梳理万荣油桃的“身世之谜”,发现始终贯穿其中的是敢创新、不服输的“万荣精神”,是一场坚持创造需求、提高品质、引导市场的供给侧改革。
五个农民的油桃梦
都说万荣人有股子劲儿,韩德来就是个典型的万荣人。1987年,杨郭村果农韩德来去北京南口农场考察苹果品种,看到有一种桃子的介绍,光滑无毛,油亮艳丽。韩德来想试一试,但是他身上已经没有钱可用,好在的是,他随身携带着送亲戚的40斤绿豆,经过一番游说,他用这些绿豆换来了一截20多厘米长的嫁接母本——这便是后来万荣人种植的“五九”油桃。
回到家中,韩德来找到同村王培州、王天斌、王忡卿、王宁中四个同样有股劲儿的果农商量,查阅资料后,他们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取得联系,几经转折又先后拿回了四个油桃品种。五个农民还游说了研究所的科学家,把万荣确定为全国首批14个油桃实验基地。
油桃,这个万荣人都没有见过的水果,就这样在万荣生根了。
1990年初夏,经过3年多培育,油桃树上结出了期待已久的果子,面红肉黄,鲜脆光滑,像抹了油一样。
得益独特的自然环境,贾村乡所产的油桃果形美观、果实顶圆、果肉润滑、气味幽香、果皮色泽艳丽、极具观赏价值。
科学家们也来了,经过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树专家审定评比,在全国14个实验基地中,万荣油桃的品质、口感、色泽位居全国第一。“可以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油桃媲美。”“心里美得就跟得到《西游记》里的人参果一样激动,想着大干一番了!”如今,都已60多岁的韩德来,回忆起当年的情形,依旧激情满怀。
30亩油桃苗木当柴烧了
引育成功,韩德来等人建立了第一个油桃示范园。又是一个3年,1993年夏天,10亩大的油桃园已是硕果累累,光亮亮、红灿灿的油桃挂满枝头。全山西省的油桃现场观摩大会在示范园召开,各大媒体竞相报道,还上了中央电视台。万荣油桃,就这样气势宏伟地走进了国人的视野。
五个果农认为发展油桃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于是,不仅把自家的地里全部种上了油桃,还共同发展了30多亩油桃苗木。
可惜,事情并没有想得那么好。讲求实效的果农没有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没有多少人愿意种植油桃。
油桃苗木已经一人多高,可是少有人问津。卖不了就得毁了,30多亩地几十万株的油桃苗木就这样挖出来晒干了,当做柴火烧了。
大转折,油桃树成了摇钱树
油桃苗木的生意没做成,一心认准油桃可以大有作为的五个果农没有倒下。他们自己种植的油桃树硕果累累,好在油桃推销辛苦归辛苦,倒是顺利。“一开始,没人认识什么是油桃,以为是李子或杏,都是围着看稀奇,我们就免费让他们尝。就这样,我们从万荣、运城推销到太原、西安,下湖南,到广东,南到海南,北到东北,我们的油桃打开了市场。”王天斌回忆着当年销售油桃的情景。
1998年前后,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苹果、毛桃等水果价格一路走低,曾经几元钱的苹果一度跌到了几分钱一斤。以苹果种植为主要产业的贾村乡果农首当其冲。
而此时,油桃在市场上一枝独秀,一斤卖到几块钱。果农们这次自发地来找韩德来他们,探讨改种油桃的事儿。韩德来等五个人又开始育苗、引种,推广油桃栽培。到2000年,万荣贾村乡万亩油桃基地粗具规模。“那几年,价格特别好,一亩地卖一万多元很平常,油桃树真成了摇钱树。”王培红说。
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油桃发起人之一的王培州当选了村委主任,他积极争取资金,在村子西边建成了全中国第一个油桃交易市场。
为了能让市场红火起来,王培州想了好多办法,他主动联系果品销售人员,在每家每户出售的每一箱油桃中,都放上“山西万荣贾村油桃”的相关广告宣传单。他还对销售油桃的果商实行奖励机制,销售万荣油桃的果商,每走一车货奖励2000元。就这样,你几筐,他一车,万荣油桃渐渐在广州、海口、福建、内蒙古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油桃也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2000年之后,随着全国油桃市场的不断成熟,一些老品种也逐渐被市场淘汰。作为一个地方的名牌产业,万荣县积极引导鼓励桃农对油桃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并多次组织桃农外出考察,新引进多个油桃品种。“5月底,第一批油桃就上市了;6月初,另外一个品种上市;6月中旬,还有上市的品种;一些中晚熟的油桃在7、8两月上市。一年中,可以持续供应市场3个多月。”油桃发起人之一王天斌说,除了种油桃、卖油桃,他还是一家塑筐包装厂的老板,“我现在的塑料筐每年从油桃上市的两个月前就开始加紧生产,到现在依旧供不应求。”
同是油桃发起人之一的王忡卿则相中了果品的贮存环节。早在2001年,王忡卿便建立了贾村乡第一家果品冷储藏库。“桃子是个火燎毛,货架期比较短,集中上市,对市场形成冲击,会影响油桃价格,所以解决存储问题,就可以实现油桃的有序销售。”王忡卿说。
可以说,在贾村乡,油桃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
万荣油桃早就开始赚外汇了
早从2004年开始,杨郭村村民就尝试在网上推销油桃,一部分果商专门学习电脑技术后,组织资源将信息挂到网络上,建立起属于自己的销售渠道。
到2008年,贾村乡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网络销售途径,在阿里巴巴和众多果品网、农业网都发布有销售信息。“2010年,有人通过网络联系到我们,说他是国外市场经纪人,看到我们的油桃信息,想进行考察并办理检验检疫出口证,出口到俄罗斯等地。”贾村乡政府负责人说。
先来了电话,随后市场经纪人本人还真来了,考察结束后,他通过一个农业合作社给果农提出选果育果等质量指导工作后,在侯马市进出口检疫局办理了检验检疫出口证。
2011年,贾村乡第一批2000吨油桃出口到俄罗斯,紧接着他们又拿到越南、新加坡等国的订单,当年出口油桃5000吨左右。经纪人反馈,他们的油桃受到了俄罗斯人的赞赏,货一到即脱销。
果商陈蛟是新疆伊犁人,7年前,一直在外地做水果边贸生意的他得知万荣的油桃好,便辗转来到贾村乡,每年经他的国际贸易公司外销俄罗斯的油桃就有2000吨之多。
瞄准最严格的国外市场10年努力不辍
“为什么非要出口澳大利亚?就是因为澳大利亚要求严格。做到了,就证明万荣的油桃是最可以放心的。这实际上和苹果出口美国一样,那就是提品质、创品牌、走高端。”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主任任大伟说。
出口澳洲市场,从2006年就开始了谈判,而且推动这一工作的已经不局限于万荣本县。为解决出口检疫准入问题,山西检验检疫部门主动出击,多次邀请并陪同澳方专家到万荣实地考察,对重点关注的病虫害发生及控制进行多次技术磋商。澳方专家对我国有害生物监测与控制体系、检验检疫监管体系等给予高度认可。“仅李豆病毒一项监测实验和调查数据,就需要向澳方提供连续3年104个果园、10864个样品。”任大伟说。
油桃属季节性水果,对有效保鲜、快速出口有较高要求。为确保油桃从种植、包装到查验放行全过程风险可控,检验检疫人员和承担出口业务的华荣果业提前介入,从源头管理,将油桃上发生的病虫害和农药残留纳入日常监测监控计划。
油桃进入收获季节后,检验检疫人员定期到企业,进行技术服务和指导,一直到6月7日首批油桃启运。“澳洲的出口只是我们走向高端的第一步。下一步,我们还要将油桃出口到欧洲、美洲等更多的国际高端市场,出口到油桃的老家美国去!”贾村乡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