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泉:依托园区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平定刻花瓷文化传习园、平定砂器旅游文化产业园、中国刻花瓷文化园、盂县蝴蝶文化产业园……近两年,随着“文化兴市”战略的实施,山西省阳泉市文化产业园区与基地建设进入活跃期,在进入经济新常态下,依托创新驱动,一批有实力、活力、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项目纷纷上马,带动提升了全市文化产品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文化产业如何找寻和明确其内生性增长动力机制?通过创新驱动,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达到转型升级,不仅是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创造有效需求、引导文化消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的必然选择。
“一个地方最容易让人记住的往往是当地的特色文化,独有的文化是大地方最耀眼的名片。”平定县冠窑砂器陶艺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林子说。目前该公司年产值1000多万元,产品80%销往省外国外。随着带有“平定张氏冠窑”印记产品的畅销而被国内外的消费者铭记于心。
平定砂器旅游文化产业园项目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浓郁、产业链完整、规模效应明显等特点的新型园区。主要建有1条砂器生产线、1条煤气隧道窑、博物馆、研究所、传习所、交流中心、体验中心等。“这一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的建成,不仅充分发挥了平定地方资源和传统产业的优势,而且延伸拓宽了当地的特色传统文化产业板块。”该项目负责人介绍说。
阳泉市平定古窑陶艺有限公司则是一家以传统瓷器刻花瓷为主打产品的文化企业,公司每年可生产刻花瓷系列产品3万多件,产值1000多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说,为了更好地传承刻花瓷文化,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兴建了“中国刻花瓷文化园”,该项目具备了陶瓷研发生产和销售、专业人才培养、文化旅游休闲以及文化产业示范和孵化四大基地功能,并入选文化部2014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入围项目。
除刻花瓷之外,凭借当地的资源优势,煤雕在当地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形成了“基地+商城”的发展格局,每年可销售各类煤雕产品3500多件,实现销售额1000多万元。“刻花瓷和煤雕的发展影响并带动了剪纸、布艺、面塑等一大批文化产业的兴起,成为阳泉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阳泉市相关负责人说。与此同时,阳泉还依托赵氏孤儿、百团大战等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名片大力招商引资,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民营企业投资开发。
文化产业园作为一种符合现代需求、具有都市特征的新型业态,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阳泉市根据当地文化资源的特点,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阳泉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开发利用市纺织厂、针织厂和市高压电瓷厂,以工业厂房为主体,建设集产、研、销于一体的文化创意园区。经过科学规划、倾力打造,一批高水平规划、高标准建设的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正在形成。
古林子对产业园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她认为随着烙有平定印记的冠窑砂器系列产品进入国内外市场,平定砂器旅游文化产业园这张名片也会得到消费者及游客的认同。公司打造文化产业园是要把创造的软硬环境作为资源,以平定砂器旅游文化品牌为载体,吸引更多的国际知名品牌汇集平定,为阳泉市经济、文化发展注入活力。(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