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癌症母亲要割肾救子 手术费成难题
长治县贾掌镇原村的秦建凤,是一名曾做过食管手术的癌症患者。在儿子生命攸关的紧要时刻,她毅然决定割肾救子。如今,母子已匹配成功,但一家人又开始为高额的手术费发起了愁。
儿子查出尿毒症
秦建凤今年57岁,两个儿子都已成家立业。2012年10月6日,正在太原打工的二儿子崔少朋感到身体不适,去医院一检查,崔少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疑似患有肾功能衰竭,也就是尿毒症。为了验证检查结果,崔少朋从太原回到老家后,背着父母到长治和平医院复查,结果同样是尿毒症。
崔少朋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跑到没人的地方痛哭了一场。回到家后,父母看儿子脸色不好,便问他什么情况,他搪塞说血压有点高,之后便蒙头大睡。“那时我才25岁,刚结婚一年,家里又没钱,我不知道该咋和家人说。”回想起当初的情景,崔少朋陷入了悲痛之中。他说,得了尿毒症,要么终身透析,要么换肾,别无选择。而这两条路,都需要数十万元的治疗费用,对于他们这个清贫的家庭来说,那是天文数字。为了不让家人担心,他把检查结果藏了起来。然而,崔少朋的异常表现还是引起了父母的注意。在父母的一再追问下,崔少朋的爱人才把丈夫患上尿毒症的事说了出来。这天,一家人哭成一团。
母亲决定割肾救子
8年前,秦建凤因患食道癌做了手术,多年来一直没断过吃药,身体本来就虚弱。现在家里又摊上了这事,一夜之间她几乎白了头。“我没有能力挣到钱,但我的肾能换回俺儿的命,我死了也值。”听说亲人之间有匹配的可能,秦建凤把家人召集到一起商议决定,无论如何也要给儿子换肾。“他爸不行,他一去,家里就更没法儿维持了,以后欠的外债还要他打工挣钱还;大儿子已经成家,不能拖累他的家庭。”2月9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秦建凤平静地说。
最后,秦建凤做通了家人的工作。2014年11月11日,母子俩到达郑州市人民医院,通过检查,母子俩肾源配型成功。
高额手术费无着落
崔少朋的父亲崔自生今年已经60岁,他之前在一个小建筑队打工,每天收入100元,加上儿子打工挣钱,一家人过得还算凑合。可从二儿子生病到现在,不仅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还欠下了10万多元的外债。“孩子现在每周做三次透析,每次350元,现在每次透析的钱都是借来的。”崔自生说。
肾源有了,但巨额的手术费又成了一家人难以跨越的一道坎儿。“手术费得20多万元,我想向亲戚朋友借点儿,向村里人借点儿,再把房子抵押了向银行贷点儿……”崔自生盘算着说,但怎么算,最多也就能凑够5万多块钱,剩下的钱实在想不到去哪里借。“我能给儿子一个肾,但我们一家人实在无力筹到这笔高昂的手术和治疗费用。”秦建凤哭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