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利用“问题”疫苗实施诈骗

06.04.2016  11:31
 

近期,济南警方获取非法经营疫苗案300条线索,涉及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问题”疫苗事件成为当前社会讨论的热点,事关千家万户。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一系列处置措施,但此事件极有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实施诈骗。

一、诈骗手法

1、尊敬的×先生(女士):你于×年×月×日为你孩子接种的疫苗,经我们检测为问题疫苗,本院将会退还疫苗款,请携带银行卡到附件银行,按照我们工作人员指导进行退款。

2、尊敬的×先生(女士):现在山东问题疫苗去向已查清,为了更好地了解你的孩子是否接受了这种疫苗。请点击:http://pianzpianz.cn/查询。(木马病毒)

二、典型案例

2016年3月19日,苏州张家港市一市民徐女士接到一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国家疫苗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询问徐女士孩子的疫苗防治情况,并称国家对疫苗有补贴。随后,徐女士到银行ATM机按照对方要求操作“转账收取”补贴款,后被诈骗1万余元。

三、防控建议

1 、加强宣传防范工作。 公安机关要积极主动通过公安微信公众号、微博以及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多角度、多途径进行广泛宣传,提高群众警惕性,以防不法分子接“问题”疫苗为幌子实施诈骗。

2 、职能部门实时公布信息。 建议卫计委防疫部门在当地电视、网站等媒体发布官方信息,提醒大家不传谣、不信谣,对涉及疫苗相关问题要及时咨询卫生主管部门,并设置咨询电话。

3 、针对重点区域、群体宣传。 此类案件嫌疑人一般主要针对为人父为人母中青年进行诈骗,建议在机关、学校、社区、银行、医院、疫苗接种站等重点区域,有针对性地发布预警信息,以提高群众防范意识。

4 、加强个人信息监管。 部分嫌疑人能够准确说出受害人身份信息,加之冒充国家卫生系统工作人员迷惑性较大,极易让一些为人父为人母的中青年上当受骗,个人或相关单位要妥善市民个人信息,以防泄露被不法分子利用。

5 、及时堵控被骗资金。 要加大对一线民警培训力度,提高民警对此类案件的处置能力。接到报案后,处置民警要保持高度敏感性,立即协调通过银行柜面、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多渠道对涉案银行账户开展工作,力争尽快将其取款、转账密码锁定,为冻结账户、追回赃款赢得时间,尽力为受害人挽回损失。

友情链接 全国公安网站 山东 北京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中国警察网 全省公安网站 大同市公安局 朔州市公安局 忻州市公安局 太原市公安局 吕梁市公安局 晋中市公安局 阳泉市公安局 临汾市公安局 长治市公安局 晋城市公安局 运城市公安局 省级政府 北京 天津 山西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云南 陕西 青海 其他网站 法制中国网络电视山西频道 山西公安交警网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机关2022年8月政府采购意向
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