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高利贷”招摇过市

09.02.2015  13:55

  不知道从哪时起,贷款信息开始在各类传播渠道里越传越频。DM和小报广告、短信、微信、电邮以及固定电话,即使你驾车停在十字路口等红灯,那些散发小广告的,也会穿行在车与车的夹缝里,把名片大小的广告纸片,硬是插在你的车门玻璃上。这些贷款的利息肯定很高,而且不正当地发布这些信息的效果肯定好,如不然,这些贷款信息何以泛滥成灾呢?

  如此乱象说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中小微企业和正在创业的人们,迫切需要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同时表明,金融机构鱼目混珠,一些不法者正在浑水摸鱼。

  谁在传播这些高息贷款信息呢?人们公认的“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不可能这样做。除此之外,最近几年城市大街上像雨后春笋似的冒出来的大大小小的所谓金融机构或许就难脱干系了。老百姓并非都能分清这些眼花缭乱的所谓影子银行:小贷、担保、保险、私募、投资、信托等金融机构的不同,也不想弄清谁能真正为企业提供贷款,反正只要有高息揽储,就会有高息放贷,也就会有人去跟进,有人去上当受骗。

  金融机构鱼目混珠,非金融机构也不甘寂寞。中国之声《新闻纵横》1月24日就报道,在江苏南京,一个没有任何金融资质的“农村经济专业合作社”,把自己“打扮”得像银行一样,并以高额利息揽存,短短一年时间就有200人上当受骗,涉案金额近2亿元。

  问题在于,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在资金饥渴的状态下,实在难以辨别这些名目繁杂的金融机构,哪家是正能量放贷,哪家纯粹是在放“高利贷”。因而可以说,形式上,“高利贷”已经公开化,已在招摇过市。

  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金融领域面临重新洗牌。中央陆续推出的金融政策措施,比如定向降准、支持“三农”和中小微企业、实施不对称降息、设立民营银行等,一方面推动金融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激活和稳定新的增长点,拉动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又推动和催化了金融市场的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行业分化的趋势。

  除去金融犯罪,中国银行业正在呈现新的格局,金融机构鱼目混珠的现象或许是阵痛。老百姓期待这个新格局,同时期待着负责任的监管和卓有成效的监管。

我省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
  山西省自然资源厅和山西省气象局6月8日18时5太原新闻网
特色民宿有点火 暑期“情怀经济”催热特色民宿
  田园情怀、窑洞情怀、大院情怀……如今,太原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