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设问切莫“忘本”

24.05.2017  17:17

      部分语文教师误以为填鸭式教学就是满堂灌,启发式教学就是满堂问,于是课堂上出现了漫无边际的设问——设问跟文本若即若离,缺乏必要的“文本”意识和“人本”意识,出现了设问“忘本”的现象。

      脱离文本,设问不着边际。比如,学完课文《一只小鸟》后,一位教师这样设问:“学了这篇课文,你有怎样的感想?”学生的回答海阔天空、漫无边际,明显突破了语文课本身的边界。但这位语文老师很得意,他觉得自己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促成了学生“敢说、愿说、会说”良好局面。实际上,学生发言的语文味淡了,品德味浓了。孩子们动辄拿环保这一项基本国策训人。其实这节课不妨这样设问:“假如你是在场的一个小朋友,看到那两个孩子用弹弓射鸟,你也会射杀小鸟吗?为什么?结合课文并从你自己角度来回答。”这样设问,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利用文本解决问题,以免跳出文本天马行空。这样的设问紧扣文本,把学语文、用语文联系在一起,运用书本之情育学生之心。文本是圆心,设问应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听说读写训练,而非另起炉灶,用课外知识佐证课内知识,否则,课内消化不良的学生,又被要求引用课外知识解决课内问题。

      剥离人本,设问目中无人。语文教学必须关注人、塑造人,充分尊重人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遗憾的是,部分语文教师眼中只有语文知识,没有接纳和消化语文知识的学生。比如,学完《孔乙己》一文后,教师就问:“造成孔乙己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设问中“悲剧”“根本原因”等专业术语很扎眼,但未必能激发学生探究欲,相反会让学生望而生畏。如果这样设问:“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这样一改,学生就会像侦查员一样,把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罪魁祸首找出来。又如,学完《社戏》一文,不少教师这样设问:“请归纳小伙伴们的个性特征。”学生对小说阅读这类专业化设问并不感冒,不妨这样具体化地设问:“双喜、桂生、阿发等几个小伙伴,你喜欢哪一个或哪几个?说说他们哪些方面让你喜欢。”这样的设问,将读者——学生摆进文本里,而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独特感受和体验,并把话语权交给学生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