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莫问出处
考试招生热季,一分两分计较成绩的父母、一间两间比较学校的学生暴增,许多甚至罔顾收入、工作及未来等,飞蛾扑火,孤注一掷。每当此时,笔者心里总有些酸楚,并认为书生如武生,读书如通关,重在实战和业绩,而非出身和师承。
笔者上大学前生活在陵川县平城镇。1979年小学毕业考取县一中,因为家中拮据、家人无知,不予考虑,按部就班升入镇上中学。3年后中考,以全县第一名考入晋城一中,9月中旬乘兴去,当月底兴尽返,回镇上读书。又两年,考入大学,辞别太行之巅,外出求学、工作至今。
两度远离优质资源,暌违“名师”“名校”,头一次底事简略,不作赘述。第二次兹事体大,映照当下,可叙可议。笔者去而复返,原因在自己,和学校无关。入校没几天,先是水土不服,导致了严重的生理、心理反应,以至毒素爆发,身心俱疲。其次是从没出过远门,不习惯与30多人挤作一处睡通铺。再次是教室开门晚而关门早,上课、自习外,找不到学习所在。
水土不服并随后打架致伤,至惨至烈,这里暂且按下,日后专文探讨。先说于学生、家长有益的事。入学一周,笔者给家里写信,说想回去读高中,并声称在哪学都一样,可以荣耀门楣,或者折戟沉沙。父亲不作回应。由于接二连三生出波澜,之后历经很长时间,笔者才断续弄清真相。概括起来有几点:一、让家里犯难。合家7人,两人虽读了高中,尽是“文革”时期,劳动多,学习少,经验匮乏,回归事一经提出,全家难以判断和回应。二、让父母蒙羞。侥幸考取他人歆慕的学校,家里已按大事、喜事办理,听了恭维言语,享了胜利果实,陡然归于平淡,即使自己认可和承受,也难向别人说清楚,被讥被讽无可避免。三、对人品存疑。学习抑或工作,骄傲是令人鄙视的行为。尽管自己长期不言不语,夹着尾巴做人,此事一出,还是难逃嫌疑。而一旦被认定骄傲自大,便可推论为人品欠佳。四、对未来担忧。恢复高考几年间,镇上中学偶尔能考上几人,最好的是专科。舍弃好学校、好老师,两年后参加高考,结果不敢想象。
笔者彼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也为带给家人和他人的不安、麻烦愧疚。但首先是生理和心理上受不了,度日如年。其次是作了简单计算,比较下来,认为利大于弊。具体而言,失去的包括师资、实验、音体美、视野和能力。但笔者初中起就对文科兴趣浓厚并有志于此,音体美不纳入高考,视野和能力可假以时日,故只存在师资问题。复进而言之,乡镇老师押不中高考题,城市老师一样不行,五十步和百步没啥区别,要者在于学生自己真正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而这和在哪念书没关系。好处则数不胜数。一、理科学不动,须有高手带,文科更多是自己揣摩。笔者学习素有此特点,只需发扬光大,再进一步。二、在老家学习,理化可应付了事甚至提前放弃,如此可节约出大块时间。三、在家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或者有衣则穿,无饭不吃,都能省出时间,于学习弥足珍贵。四、通过跑步上下学,大量削减吃饭、睡眠、交际、如厕时长,延长有效学习时间,可以时间之优抵消师资之劣。
高中两年,家中条件渐好,可以心无旁骛读书,含春节等节假日在内,日均净学习时间达到20小时,肉体时有困顿,心里异常踏实。高考时无惊无喜,无忧无惧,顺利解决各种疑难问题,以较好成绩升入大学。
故笔者认定,学校和教师优劣并非最重要甚至重要者,关键在自己:决心有多强,兴趣有多浓,意志有多坚,付出有多大。普通智商,几样都稀松平常,泯然于众,上多好的学校,跟多牛的老师,成绩都好不到哪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