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习总书记讲话精神 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
2015年2月6日,产业站党支部认真组织学习《关于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云南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通知》(晋开发办[2015]14号)文件精神,通过学习,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刻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增强做好扶贫工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扎实推进金融富民扶贫小额信贷工作。针对化解贫困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结合下乡调研的工作实际,探索提出扶贫小额信贷八种模式,努力促进贫困农户贷得到、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
一、“公司+基地+贫困农户”发展共赢模式。公司为贫困农户担保贷款,贫困农户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从分散种养向区域化、规模化种养转移,从传统农业逐步向现代农业转移,依托龙头企业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实施农业科技进村入户工程,走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目标。山西羊大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同县肉羊及肉用种羊扩繁产业基地》项目,该公司决定将已建成的4万多平米养殖圈舍(已可实现存栏4万只羊,年出栏10万只的生产规模),向周边专业合作社、农民(贫困农户)、下岗人员有志于肉羊养殖的人员开放,并向养殖户提供七项统一运营管理服务,即:统一提供肉羊养殖圈舍、统一提供育肥羊源、统一提供饲草料、统一提供养殖技术及防疫服务、统一提供肉羊养殖资金贷款担保、统一提供运营及财务管理、统一提供育成羊回收加工和销售服务。贷款养殖户所产生的贷款利息由公司财务根据相应养殖户与银行的贷款合同,从相应养殖户的专户中统一适时支付。目前,有进入园区进行肉羊养殖愿望的各类养殖户约有50多户,其中已有11户养殖户进入园区进行肉羊养殖生产,已实现存栏肉羊3000只。大同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已经为其中的5户农户,提供了养殖资金贷款服务,运营及管理情况良好。
二、“专业合作社+贫困农户”产业发展模式。专业合作社为贫困农户担保贷款,贫困农户通过专业合作社带动,脱贫致富。隰县黄土镇黄土村鑫坤养殖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资产担保该村特困户薛志对、薛兰对、苏天平、苏秋萍等共65户进行贷款,申请贷款325万元,扶持发展养猪产业。
三、“能人大户+贫困农户”带动产业发展模式。就是贫困户将贷款投入到能人大户的产业中,由能人大户担保,风险共担,共同创业,互利共赢,把产业做大做强。例如:天镇县张西河乡许家窑村高英连,她从2010年开始种植山药蛋籽种大棚优种繁育栽培,并且与4户贫困户联保贷款发展产业,每户还种植大唐杏2亩多,通过合作经营,使这些贫困户年人均增收600多元,他们的优种山药蛋籽种还远销到河北省。
四、“5231”联保模式。即推行“3带2”、“2带1”金融扶贫模式。就是在选择确定联贷联保项目户时,每5户结成联保小组的,贫困户不少于2户;每3户结成联保小组的,贫困户不得少于1户。金融扶贫贷款联保发放模式的好处是,既保证了贫困户在享受优惠政策性贷款所占的比例,让更多的贫困户从中受益,又通过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结成联贷联保利益共同体,起到了富户帮穷户的带动作用,
五、党员干部参与带动模式。充分发挥各级扶贫工作队和驻村干部的带动帮扶作用,鼓励党员干部自愿为自己联系的贫困户提供担保,让自己帮扶的贫困户获得贷款发展产业致富。干部参与带动模式,一方面降低了贫困户的贷款风险,有效解决了借款难、担保难问题。另一方面也为金融扶贫与社会帮扶有机结合找到了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发挥两个扶贫措施的相互促进作用,确保贫困户获得金融扶贫贷款,发展产业致富。隰县黄土镇无鲁村村委主任刘红宏同志,心系百姓,在积极宣传扶贫小额信贷“富民贷”相关政策,鼓励村中的贫困户贷款发展产业的同时,自己还为李小玲、刘勇红、刘鹏华、刘润平4户特困户作担保,共申请贷款20万元,带动贫困农户发展养羊产业,共同脱贫致富。
六、“一卡通”联动模式。针对贫困农户抵押物少的现状,金融机构放贷时,允许农户使用涉农“一卡通”资金(粮食直补款、退耕还林款、水库移民款等)做担保,在乡镇做出承诺的基础上,确保农户贷上款。如大同县信用联社吉家庄信用社2014年就利用此模式成功发放了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建设项目的农户贷款。既保证贷款放的出,也减少信贷风险,实现了社农“双赢”。
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模式。2014年以来,新绛县是全省首批土地流转工作试点县,运城邮储银行率先打破银行业传统信贷思维,在新绛县试点推出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作抵押的贷款新产品。截至目前,该银行已累计向当地农户发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2344万余元,帮助215户农民解决了贷款难题。
八、保险抵押担保模式。创新农业保险险种,提高保险服务质量,发展涉农信贷保证保险,发展特色农业保险、扶贫小额保险,扩大特色种养业险种,提高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保障投保农户的合法权益,促进贫困农户贷得上、用得好、还得上、逐步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