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新丝路上的青年一代

25.09.2017  17:45

  “问道茶马之间,探求两河之上,血脉相通地,无处不栖……”一曲《行者的絮语》,旋律悠扬婉转,大气磅礴。这是海南大学“一带一路”陕甘调研团为“一带一路”社会实践谱写创作的进行曲。

2017年“丝路新世界·青春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专项行动于7月启动,这是今年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个主题活动。活动由共青团中央主办,中国大学生“一带一路”协同发展行动中心承办,1.2万余名青年大学生深入“一带一路”沿线。

对话外国青年,刻画中国形象

“我觉得最能代表中国的符号是智能手机,几乎大家都在用,而且手机支付方便又快捷,这让我们印象深刻。”当“思君下渝州”实践队偶遇德国友人时,对方对中国智能手机的称赞让队员们颇感自豪。

曾经,外国友人几乎把“长城”“故宫”“功夫”“孔子”等作为中国的代名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文明让中国显得古典而神秘,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惊讶于这个文明古国在高速发展下焕发出的新生魅力。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民航学院硕博实践团成员发现,采访中的大多数外国友人都会说一点汉语,有人甚至对着摄像机唱起了中国歌曲。很多外国友人正在使用中国品牌,其中以手机品牌居多。

大连国际队的8名大学生回归中国传统文明,选取与中国传统的图腾“龙”有关的民俗——金州龙舞,试图为当前中国国家形象的有效建构寻求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8月14日,在龙舞诞生地——大连金州,队员们随机采访了部分中国游客和俄罗斯游客,深入了解两国龙文化的差异。

“中俄两国人民对彼此龙文化的理解较欠缺或有些误解。”大连国际队的队员总结道,“通过采访我们更加坚定了在‘一带一路’战略大背景下,两国人民只有相互理解、互相支持,才会有效维护各自根本利益;只有求同存异、友好协商,才会保证两国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丝路老品牌,新贸放光彩

绵亘千里的丝路之上,行走着这样一群青年:他们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商业眼光对传统老字号的地道好货进行深入梳理,并试图以全新的创意进行包装和传播。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2017年“一带一路”丝路新贸主题实践团队。

“从前慢”实践队一行8名大学生将目光聚焦于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蓝印花布,于8月初深入浙江省嘉兴桐乡与杭州地区。

“百分之八十的人家里都会有蓝印花布的身影!”一名实践队队员感叹。

他们在桐乡乌镇发放了调查问卷,发现有1300多年历史的蓝印花布制作在桐乡乌镇普及甚广。

“丰同裕”就是一家百年老店。据实践队了解,丰同裕染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规模无法扩大,“直到2003年,桐乡市丰同裕蓝印布艺有限公司成立了,规模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十倍,改变了传统作坊的经营性质。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吸收国画、版画、民间剪纸等多种艺术形式,使得蓝印花布大放异彩。”

“除了保留其自然传统的一面外,还应该注重吸收当今各种艺术思潮和现代流行文化元素,简化图案,设计新元素。”该实践队队长李秋惠这样描述他们所认为的“新蓝印风格”。

实践队在认识到蓝印花布所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之后,构建了“微信公众号、微博、QQ三管齐下”的宣传体系,助力蓝印花布的宣传与推广。

与此同时,在祖国的西北角,“新疆亚克西”实践队10名队员在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的同时,对新疆的薰衣草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地薰衣草品牌的负责人告诉队员们,“‘一带一路’提高了人们对新疆的关注度,也让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当地的特色商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粉丝’都越来越多”。

但另一方面,“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同等地开放给所有人,因此只有展现商品的地区与民族特色、增强独特性,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外市场中存活下来。“我们需要尝试一种新的独特的宣传途径,加深人们对新疆薰衣草行业的优势印象。”该实践队队长杨涵月说,“我们可以让往来的游客在购买薰衣草产品的同时,参观和游览薰衣草田,或者亲身体验提炼薰衣草精油的过程。”

聚焦小微企业,探寻发展机遇

巴山夜雨队是参与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小微企业投融资调研的团队之一。此次调研旨在收集“一带一路”沿线小微企业微观层面的信息,以期逐步建立一个反映企业投融资现状的高质量数据库。

“实地调研的前一晚我都没怎么睡好,总怕自己准备的不够充分,或是突发任何意外。”队员余萍坦言。

8月21日,巴山夜雨队来到重庆市梁平区的“平伟光电”工厂,在参观了生产线之后,他们和管理科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交流。该负责人表示,“一带一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一阵“东风”,但身处风口的企业如何“乘风”实现自我优化,就属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他指出电子原件制造业面临的两难选择: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研发的速度不能两全,若将资本投入在扩大生产规模上,势必会拖慢产品研发进展。

该负责人将国家战略与企业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令余萍十分惊讶,“我本以为过于宏观的国家战略也许并不能在大树的枝叶处现出波澜,可他的答案一次次提醒我,身处制造业第一线的他们才真正时刻关注着公共政策的走向。”

在江苏省无锡市,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微光”实践队则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对无锡七百二十度科技有限公司、无锡市车厉科技有限公司展开采访。七百二十度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公司主要依靠风险投资作为主要的资金来源,因为银行贷款需要企业提供一定规模的资产作为担保,科技型中小微型企业大多资产少、规模小,难以提供可抵(质)押资产。

无锡市车厉科技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将融资难的原因归结为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等。中小企业普遍公司治理结构简单,内部经营管理不够规范,尤其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等现状,难以满足商业银行的要求。

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走访,各实践队对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有了深切的认识。于他们而言,小微企业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一个个丰富立体的实体。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