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雷锋好榜样】太原理工大学“螺丝钉之家”:27年不生锈的“螺丝钉”
每周,“螺丝钉之家”都雷打不动地开展义务维修志愿活动。 李林霞摄
3月5日是学雷锋日。3月4日一大早,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螺丝钉之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便赴太原市南海街二社区开展学雷锋活动,这样的活动对他们来说并非“应景”,而是坚持认真做了27年。
1989年秋季学期一开学,在原山西矿业学院机械系,“螺丝钉之家”正式成立。“当时正思考如何引导大学生和团员青年的爱国热情,联系机械专业‘螺丝钉’的特点,很自然就想到了雷锋精神。”太原理工大学宣传部部长赵志刚回忆说,他当时任机械系分团委书记,是“螺丝钉之家”的创始人之一,当时的想法是,作为大学生,要甘当一颗螺丝钉,学好本领报效祖国;希望大学生发扬螺丝钉的挤劲和钻劲;结合螺丝钉精神中的“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之意,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当时系里非常支持,给了120元,我们买了钳子、扳手、气门芯、胶水等,找了几块板子钉了个工具箱,又从家里拿来旧车胎等,便打上横幅开始在校园里帮师生修自行车等。”赵志刚说。
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赵雪霞介绍说,现在“螺丝钉之家”有家教部、修车部、义务服务部等10个部门,成员120余人,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也在不断扩展。除了坚持27年的义务维修这个常规项目,还开展了很多志愿活动:带着机油为教学楼生锈的门窗上油;暑假赴贫困山区中小学支教;在特教学校与残障儿童一起做游戏……
温一鹏大一时便加入了“螺丝钉之家”,目前已是研二学生。“我们会经常去擦洗公共自行车,冬天也不间断。一般上午9点出发,把周围6个点擦完就快中午了。干活又累又脏,而且工科课程很重,但大家都愿意挤出时间参加活动。”陈小民是“螺丝钉之家”第26任家长,他说:“有些活动虽小,但很暖心很有意义。记得有一次清洗公交站台,一位老大爷了解到我们是义务服务,举手便表示‘给你们大学生点赞’。”
27年来,“螺丝钉之家”青年志愿者服务队30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表彰奖励中被“点赞”,获得过各项荣誉称号,被誉为“校园徐虎”“象牙塔里的活雷锋”。指导老师、学院团委书记袁泓高兴地说:“很多人遇到困难会求助,比如太原市长风街一家盲人按摩店求助修门铃;郝庄一个残疾人轮椅坏了修不好,电话求助;学生们会提前预约装电脑系统、修自行车、修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