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西财政“蛋糕”怎么切?

22.01.2016  09:37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拟安排1528亿元,下降7%;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拟安排2779.8亿元,下降8.9%。”在全省财政工作会议上,2016年全省财政大盘子敲定。而对于 山西 财政来说,今年比2015年的考验更重大,既要过“紧日子”,还要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
    “按照‘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各市县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立足自身实际广培财源、厚植发展优势、抓好增收节支、实现自求平衡,依然把‘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省财政厅厅长武涛表示。
    那么,今年山西财政这块大蛋糕该怎么切合理,该从哪些方面发力?省财政厅决定打出四套“精准功夫拳”。
    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依然是今年财政力保的重中之重,也是今年全省财政打出的第一套“精准功夫拳”。为此,全省财政系统将加快转换经济发展动能放在第一位。同时,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并加大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力度,努力弥补我省经济建设发展短板。抓住中央设立“去产能专项资金 的重大契机,支持我省煤炭、钢铁、焦炭等行业解决“去产能”引起的人员安置问题。在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方面,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巩固扩大“营改增”改革成果,实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优惠政策,落实煤炭采掘企业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扩围政策,实施结构性减税。在要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保护生态增效益。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服务、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对在我省销售的电动车按国家同期补贴1:1配套省级财政补贴,对在我省生产的电动车按1:1配套省级营销补助。
    “老乡不老乡,关键看小康”。因此,全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大力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继续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便成为了2016年扶贫开发、强农、惠农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省财政厅打出的第二套“精准功夫拳”。
    目前,我省7993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28.4%。加快这些贫困村脱贫致富,抓好村集体经济发展是关键。今年,省财政要积极探索财政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村集体,依托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除各种补贴、救济、应急资金外,要探索转变为村集体和农户持有的股金,建立村集体和农民按股比分享收益的机制。“去年12月底,省里注册了山西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用于承接项目资本金和国开行、农发行提供的长期低息贷款。各地要尽快确定项目实施主体,并与省扶贫开发投资公司做好项目资金的衔接工作,按照市场化原则签订资金使用协议,抓紧实施异地扶贫搬迁计划。”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这样告诉记者。
    “坚持量力而行和可持续性,着力保障基本民生,不做脱离发展阶段难以兑现的承诺。”在采访中,省财政厅厅长武涛这样说。据了解,今年,以“保就业稳定,保义务教育,保基本医疗,保基本养老,保民生底线,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的“五保一创”,在“保基本、兜底线、惠民生”上下功夫,便成为了今年我省第三套“精准功夫拳”的重要发力点。
    “推改革、建机制、增效能”,是省财政厅打出的第四套“精准功夫拳”。加大四本预算统筹力度,将水土保持补偿费、政府住房基金、无线电频率占用费、铁路资产变现收入、电力改革预留资产变现收入等5项政府性基金转列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超出规定比例的结转结余资金也要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省本级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从今年起每年提高4个百分点,到2020年达到30%。进一步盘活存量资金,继续清理收回两年及两年以上结转资金。出台推广PPP模式的实施意见,扩充PPP项目储备库,对国家和省级示范项目给予财政奖补,推动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