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

05.06.2017  16:12

  记得我当年大学毕业季,班上同学从实习岗位返校拍毕业照、参加毕业典礼,老同学见面闲聊,免不了会抱怨工作有多“坑爹”、老板有多“奇葩”、加班有多频繁、薪酬有多低廉……有的人毕业不久又换了一份工作。再观察一下当下的毕业生,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对“第一份工作”满意的是少数。

  可以理解,求职者和岗位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信息不对称,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定落差,毕业生自身不完全适应职场的“游戏规则”,对职场的认识不够全面,心态不够成熟,比较浮躁,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而每个人的适应能力或忍受力也不一样,有的在“格格不入”的工作环境中一刻也无法停留,巴不得赶紧辞职。

  那么,在毕业生“裸辞”“闪辞”已成家常便饭的年代,讨论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性还有多少现实意义?最近,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有82.6%的受访者认为第一份工作对职业生涯重要,33.9%的受访者认为日后转行很难,一定要入对行。

  事实上,“第一份工作”始终都是逃不开的话题。我注意到,有人现身说法,强调第一份工作非常重要,也有人说没那么重要。两种说法都以个人经验出发,都有一定道理。但并不代表某一方的经验完全可以概括、推及、适用于他者,因为脱离了具体行业、岗位、专业、还有个人,“第一份工作到底有多重要”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

  不可否认,用人单位一般在招聘时都会考虑求职者的工作经验,所学专业、从业经历都会给个人打下“烙印”,出于岗位和个人之见“相关性”的匹配考虑,无疑都会对个人的择业面产生不少限制。换句话说,第一份工作就像是给人“定调子”,一旦调门定下来,之后再怎么努力也只能是在有限的范围里扑腾了。

  此外,不少初出茅庐的毕业生有如白纸一张,其价值观、职场认知、职业习惯还没有完全成熟,可塑性较强,如果幸运地进入一家企业文化、“血统”都很好的公司,碰上一个好的老板,公司无形的文化,比如,规章制度、团队意识、职业习惯、职业态度等都会悄然植入毕业生的思维,形成“原始代码”,进而深刻影响到一个人未来职业的发展和高度。

  然而,现实却是复杂的。还有很多情况并不按照既定常理和套路出牌,并非所有人都那么幸运。不少人是在更加“残酷”的职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有如“野生动物”一般,练就了一身跳出正常逻辑的本领和竞争力。毕竟,那些华丽转身的背后,还有赖于行业门槛、个人远见、胆识以及潜在机遇、贵人相助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有些人职业的成长是从第二、第三甚至更多份工作才真正开始的,因为在职业选择相对自由的今天,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相对满意的工作,需要更多的尝试;还有些人虽然过的是朝九晚五的生活,但骨子里一直埋藏着“蠢蠢欲动”的基因,并不满足于按部就班、一成不变的生活,会适时转行,或开启漫漫创业之路。

  平心而论,从大学毕业到适龄退休,人的职业生涯大概有30~40年,就像是一场 “马拉松”。对有些人来说,在行进中不断选择,第一份工作的“战略意义”并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深远,不会对人生起到决定性影响。俗话说,“人挪活,树挪死”,机会总是偏爱那些不甘于现状、随时保持转身能力的人。

  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第一份工作”的重要意义,对很多人来说,人生的道路也会越走越窄,选择渐少,它不应该是“先就业后择业”的导向下,不假思索而随意敲定的,也需要仔细规划和考虑,只要认真选择和对待当下的职业,都会在生命中留下一个轨迹点,不断产生累积效应。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给毕业生的演讲中提到,“要相信这些点迟早会连接到一起”。可是,我们并不能从当前这个点预见未来,只有在回头看的时候,才能将这些点串联起来,即人生经验的回顾和梳理。

  总而言之,既不可把第一份工作不当回事,也不能囿于成见。稻盛和夫认为,工作本身也是一种修行。重要的是,自己要有学习、认知、反思和判断的能力,积极地参与、负责地尝试,即使失败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成长比成功更重要,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进步,是高层次的价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