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引入民间资本万亩荒山变青山
福建省宁化县是全省第二大严重水土流失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数据显示,宁化县水土流失面积54万亩,占县域总面积的14.8%,紫色土流失面积大而集中,流失强度大,治理任务艰巨。
在财力薄弱的情况下,如何破解治理难题?2012年以来,宁化县创新机制,以政府为主导,从技术、利益共享、资金等方面,进一步调动民间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1.2亿元共同参与项目建设。
截至2014年底,宁化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7.0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度达74%。在上月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议上,宁化县作了“引导民间资本参与水保项目建设”经验发言。
大户承包,荒山刨出“金”
这些天,在宁化县石壁镇陂下村的一片山头上,郁郁葱葱的油茶树漫山遍野。十多名工人正在给油茶树施肥。
这是李忠良的油茶基地,400多亩。这里在6年前还是一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
李忠良是石壁镇红旗村人,今年50岁,原本做客运生意。2010年,他得知油茶好处多、价值高,于是决定种油茶。他瞄准了陂下村一片400多亩的荒山,与村里签订了40年的承包合同,投入30多万元,买来茶树苗,请工人挖穴种油茶。
做客运生意的能种好油茶吗?荒山水土流失严重,油茶树至少5年的成长期太漫长了,能否挣钱?亲朋好友十分不解。
县水保办了解到情况后,派出技术人员,到他的基地现场作技术指导。传统方法种植油茶可能引起新的水土流失。于是,李忠良按照水保部门的要求,开挖“鱼鳞坑”种植油茶。
这种坑呈半月形,外高里低,形如鱼鳞,在坑内种油茶,可保土保水保肥。为解决灌溉问题,在水保部门的资金支持下,他建了15个蓄水池;为改善土地肥力,他选择了生物有机肥,肥力高,而且还能防治天牛、白蚁等,为实现丰产高效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这样专业的‘水保管家’,我们这些外行也可放心种油茶!”李忠良说。
有了一系列的措施,去年,油茶基地收了5000多公斤茶果,茶果出油率达到10%,榨出400公斤茶油,每公斤卖120元,收入4.8万元。此外,卖茶枯的收入还可作为榨油成本。李忠良说,去年只是初产,到明年,产量可以翻三倍,产1.5万公斤茶果。
李忠良的茶油格外好销。茶油的香味,从街头传到街尾。有些客户直接在榨油坊等候,茶油榨出后,直接买走。
5年来,他在油茶上已投入200多万元。像他这样的大户,宁化县已有26户。
为指导大户科学种植,该县成立全国首家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院士工作站——福建(三明)地质灾害防治与水土保持院士工作站,为大户及企业提供技术支持。
“专家们经常到油茶基地指导。”李忠良说,今年他准备硬化晒场,买榨油机,把油茶事业进行到底。
“土地入股”,三方共赢
4月6日,在宁化县淮土镇梨树村的油茶林里,宁化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其火正忙着给油茶树施肥。在他的身后,油茶树已经抽出春梢。
“有合作社的统一管理,现在油茶增产,今年应该是个丰收年。”张其火高兴地说。
这片油茶林长在紫色页岩土上。这种土土层浅薄,不保水。雨水冲刷,土层逐年变薄,成了红石骨子土。但是,这种土里含有丰富的磷、钾等元素,适合种植油茶树,榨出的茶油色泽浓、香气足。淮土茶油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过去,因为低产,油茶林没人管,水土流失严重。2008年,张族权等人牵头成立了宁化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目前有社员200多户。
合作社成立后,在水保部门的指导下,完善水保措施,通机耕路,管护方便了;挖山边沟,保湿抗旱。截至目前,已投入水保资金600多万元。
“过去单纯抓治理,老百姓积极性不高,有些群众为获取燃料,把草割走,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现在群众入股,保护水土的自觉性提高了。”县水保办副主任张仁涛说。
在利益分配机制上,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按照“确保基数,增产分成”机制,双方约定比例分成。这一探索大大推动了土地流转工作。既治理了水土流失,又确保了农户利益。现在全县组建了53个油茶专业合作社及茶叶协会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石壁、淮土等乡镇入股农户达1万多户。
今年50岁的村民张标昌以10亩土地入股合作社。前年,他还进入合作社打工,负责剪枝、施肥等,每天能挣80元工钱。张标昌说,打工收入和入股分红等合计,每年可有1万多元收入。
宁化淮土油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族权说,有水保措施后,每亩可以增产10多公斤茶油。去年合作社共压榨茶油1万多公斤,产值达120多万元。
“水土流失治理要与产业结合,调动百姓积极性。”县水保办主任廖善评说,村民入股,三方共赢,村民有收成,合作社得到利益,水土流失得到治理。
企业投资,政府扶持
在位于城郊乡瓦庄村的翠云山生态茶园里,路边有树、梯壁有草、田埂有菜。
茶园主人、福建省翠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云介绍说,几年前,这儿是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2010年,他流转土地建设了这片1200多亩的茶园。
“如果按过去的模式,为了不和茶树夺养分,梯壁间不留一根草。一下雨,水土流失。”王云说,2012年,在水保部门的建议下,他通过茶园套种,减少了跑水、跑土现象,增加了干茶产量,提升了品质。
目前,王云已投入500多万元,完善路、沟、水池等水保措施。县水保部门项目补助100多万元。
“在茶园里增加水保设施是花小钱办大事。”王云说,有了水保措施后,茶园比以前增产20%。
在中沙乡半溪村,随着茶果园的老化及人口外流,导致大面积茶果园荒废造成水土流失。
辽宁客商王世秋从中“嗅”到商机,成立了三明市鹤祥春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种植茶叶。2013年,该项目被列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项目。现在,他已经投资1200多万元,建成生态茶园500亩,新建2栋标准化蛋鸡养殖鸡舍,进行“畜沼茶”循环农业种养殖。
为鼓励企业投入,县里建立资金补助机制。凡是采取修建水平梯田、隔坡梯田、山边沟+鱼鳞坑等水保措施新植或改造油茶、茶叶等经果林及牧草,并经验收合格的给予资金补助。如新建水平梯田种植油茶、茶叶、金银花或牧草等作物,每亩补助600元—700元,新建隔坡梯田每亩补助300元—350元,修建山边沟+鱼鳞坑每亩补助300元—400元等。
如今,企业纷至沓来。全县共有32家民企承包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开发油茶、茶叶、牧草、畜禽等产业。福建厚德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6750余万元,承包4.5万亩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开发油茶产业;福建南方牧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投资750余万元,承包0.35万亩水土流失严重的荒山发展养羊业种植牧草。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