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文化+”引领产业蝶变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成功晋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为文旅结合的典范。
红海在晶体世界里熔铸出文化的色彩,开创贸工游一体化的先河。
千朝农谷成功实现了农业与晋商文化体验的结合,即将成为全省文化旅游旗舰综合体。昌源河国家级湿地公园针对游客的需求,定期展示传统文化、特色产品,成为打造生态品牌的惠民工程。
《祁县历史文化丛书》的出版,成为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一抹新绿。
近年来,祁县主动跨越文化创意多个领域,将文化产业与县域其他优势产业紧密关联,协同创新。他们通过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构建晋商、古城、民俗、生态、玻璃、红色文化“六大文化产业板块”,在推进各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使文化产业成为祁县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12至2014年,祁县连续三年荣获“全市文化产业开发优秀组织奖”。
融合发展 大势所趋
乔家大院是最早被人熟知的晋商大院。从张艺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20多年来,这个景区一直是海内外游客心仪的地方。很多人通过乔家,认识了祁县,了解了晋中。
在旅游产业中植入文化元素,让祁县看到了“文化+”的力量。
2012年以来,祁县面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打破常规思路,大力实施文化产业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他们集思广益,结合县域发展实际,在条件具备的工业、农业、旅游业、出版业,以及各项惠民工程中,积极植入文化元素,朝着更具特色、更具活力魅力、更具市场竞争力的道路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祁县新时期的发展动车组。
2012至2015年,祁县共实施文化产业重点项目30个,总投资3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2亿元。其中,千朝农谷等6个项目进入市级重点扶持项目,获市级贴息、补助扶持1263.9万元;乔家大院升级5A景区、红海玻璃艺术园两个项目进入省级项目,获得省级文化产业贴息、补助105万元;2013年红海玻璃艺术园项目获500万中央文产扶持资金。2015年乔家大院升级5A景区、红海玻璃艺术园两个项目入选中央文产资金贴息范围。
“融合发展,大势所趋。对于祁县这样一个无资源县来说,这显得尤为重要。”县委常委、政府党组成员、宣传部长李郁明说。
为了推进融合发展,祁县成立了由县长张鹏任组长的文化强县领导组,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人大政协监督、部门分工负责、社会积极参与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新格局。
同时,为了规划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祁县还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文化强县建设的实施意见》、《祁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文件,修订完善了《祁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祁县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的实施意见》,以政府之手,大力推进“文化+”快速彰显力量。
深化改革 提升动力
2015年10月,县委书记吴文胜带队赴云南省进行产业招商。为了推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以来,祁县仅由县委书记、县长和分管文化旅游的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就达20多次。
在2015年全县的重点项目中,涉及文化旅游项目10个,总投资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87亿元。乔家大院升级5A景区配套、昌源河湿地公园项目,采取统一规划、部门实施的办法,由林业、水利、住建、交通、园林等多部门参与,整合资源、各司其责、协同推进,成为祁县文化旅游的又一新亮点。
那么,祁县是怎样打造出这个适宜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生态体系? 吴文胜说:“我们不过是把着力点放在了深化改革,提升动力上。”
增强领导力量。在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内,专设有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负责大方向的政策把关、协调指导。在小组的领导下,祁县对全县所有文化惠民设施及资金进行了摸底调查,配备基层文化站所的管理人员,规范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组建了文化资产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监督管理机制。在管办分离的基础上,成立祁县广视传媒有限公司,恢复中断了16年的县广播电台。
创新融资机制。在县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设立了每年500万元的文化产业专项扶持资金,把文化产业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加大银企对接力度,积极为项目单位搭建融资平台。祁县信用联社和国家开发银行山西省分行分别为乔家堡旅游景点开发有限公司和5A景区创建提供了1.5亿元和1.55亿元的政策性贷款。2014年,红海公司从国家开发银行融资1.15亿元。千朝实业有限公司争取省信用联社社团贷款3亿元,提供了资金保障。
深入一线,服务企业。祁县将项目作为文产发展的主要载体,对重点项目建立了动态项目库,实行年初考察遴选、半年观摩检查、常年跟踪服务、年终考核验收、年度绩效评价的推进机制。同时,县委、县政府选派一线干部深入千朝农谷、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等重点工程项目,锤炼干部作风,提高他们服务项目、服务一线、服务基层的能力,为文产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品牌赛事,促进发展。2014、2015年,祁县连续两年举办祁太秧歌大赛和民间剪纸大赛。特别是今年,山西省首届祁太秧歌大赛、山西省民间剪纸艺术家协会第三届年会相继在祁县召开,对于大力传承弘扬国家级“非遗”——祁太秧歌,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项目推动 精品迭出
据统计, 近三年以来,祁县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总计投资达29亿元。在乔家大院创建5A景区、千朝农谷、红海玻璃文化艺术园、编纂《祁县历史文化丛书》等重点项目的支撑和引领作用下,全县文化产业进入大发展的通道。
乔家大院文化园区项目从2012年列入市级文产重点项目,总投资2.0514亿元,现已完成投资1.688亿元。2014年11月已成功入选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由景点向景区的综合提升,晋商文化旅游板块正在做大做强。2015年1至10月接待人数160万人次,门票收入5800万元,门票收入同比增长23.41%。
红海项目总投资3.61亿元,已完成投资2.6亿元。2012年被命名为山西省第二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和国家级3A景区。目前,红海公司玻璃文化艺术园的开放,实现了全省首家玻璃行业贸工游一体化开发,玻璃文化板块正在迅速崛起。
千朝农谷项目从2012年开工,总投资18.9亿元,其中文产项目投资7.2亿元。截至今年9月,文产项目已完成投资6.33亿元。水上乐园于今年8月19日投入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6.3万人次,门票收入约528万元。
昌源河国家级湿地公园2012年开工建设,是晋中市首家国家级湿地公园,项目规划总投资4.8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5亿元。重点打造了湿地公园一期工程刘家堡湿地利用区的建设,栽植树木30万株,湿地水生植物1.3万平方米,昔日满目疮痍的烂河滩,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生态园。
《祁县历史文化丛书》是祁县历史上资料最翔实、内容最丰富、最具参考价值的精品书籍。今年,被列入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之一。目前,《祁县名人》、《祁县诗词》已经出版,《祁县故事》将于近期出版;《祁县善本》等正在进行校对工作。
全县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十足,延伸了产业链。目前,全县包装印刷企业达27家,从业人员近800余人,拥有全省知名的双友、大华包装制品公司等大型骨干企业8家,广告、艺术培训、娱乐场所等各类文化企业达到200余家。祁县乔家大院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山西银圐圙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文化企业相继成立。记者获悉,电视剧《乔家大院Ⅱ》已定稿,正筹划拍摄;乔家“晋商印象”项目正在做前期筹划;木雕、砖雕、剪纸、核桃木加工、青铜器制造等一批文化产业项目也蓄势待发,后劲十足。(来源:晋中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