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晚报社评:《考评之变释放县域发展活力》
按照《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暂行办法》规定,经对全省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综合考评,省人民政府常务会议审定,并报经省委同意,孝义市等24个县(市、区)被评为 “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区)”,灵石县等3个县(市)获得“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本报今日5版报道)
郡县治,天下安;郡县富,天下足。
自古以来,县域就在整个国家政权治理和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具体到一省之域,可以说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就没有全省经济的发展;没有县域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就没有全省经济实力的快速提升。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与我省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要求相比,县域经济发展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总量不大、结构不优、质量效益不高等问题表现突出。在当前我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县域经济该选择怎样的发展路径?如何处理协调经济与民生、发展与环境、眼下与长远的矛盾和关系,是摆在人们面前亟待破解的命题。如今,随着山西省2013年度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的出炉,上述难题纷纷迎刃而解。
和曾经执行多年的 “唯GDP,论英雄,排座次”的考评体系不同,现行的《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在指标体系上,考评内容更加全面客观,涵盖经济发展、经济结构、民生改善和资源环境四大类30多项指标;在权重分配上,考评方法更加科学合理;从而保证了考评结果的客观公正,说服力较强。
譬如分类考评,就是根据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发展取向、发展基础等,将全省119个县(市、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23个市辖区,主要考虑市辖区与县(市)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取向;第二类是36个国家贫困县,主要考虑县(市)不同的发展基础;第三类是22个非国定贫困县中的煤炭大县,普遍财力较强;第四类是38个非国定贫困县中的煤炭小县或无煤县,财力普遍较弱。根据各类县域综合排序结果,分别选取本类县区中排名靠前的县(市、区)进行表彰奖励,从而有效避免了不同基础、不同特点、不同发展取向的县域进行盲目比较,排名靠前的县(市、区)对于同类县域具有更强的示范、引领效应。
譬如争先进位,主要是考虑到由于不同县域之间发展基础的差异性,基础较弱的县区即使经济发展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在短时间内可能也无法跻身表彰行列。在表彰奖励强县的基础上,增加了争先进位奖励项目,即对于县域四个类别中名次进位最快的各个县(市、区)也给予表彰奖励。一方面加大了对后进县区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实力较强县区的比拼压力,推动争先进位,而不是高枕无忧。
譬如一票否决,即各县(市、区)在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保护、人口和计划生育等5个方面发生重大问题或事件的,实行一票否决,取消当年表彰资格。这不仅实现了与省委、省政府相关政策对接,还发出一个信号: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经济指标虽然是首要的,也必须考虑社会的和谐发展,体现以人为本。
此外,现行《山西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评价暂行办法》取消了国定贫困县“GDP”和“GDP增长速度”指标,相应地在民生改善部分增加“减贫人口”指标,表明对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贫困县发展的考核,决不仅仅是对经济增长的考评,更不是简单以GDP论英雄,而是更多地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和生态效益等作为重要的考核内容。
显然,县域经济考核评价体系既是指挥棒,更是风向标——不仅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而且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鼓劲加油;同时,更为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提供了动态的参照坐标。
制度的变革,牵一发而动全身。考核评价体系的变革,必定会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大大激活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而为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四个山西”(绿化、净化、气化、健康),实现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战略提供坚实而有力的支撑。
本报评论员 成一言
(责任编辑:赵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