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学”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

10.07.2014  12:45

 

5月5日,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宣布成立,在启动仪式上,来自海内外近40所著名大学校长或其代表受邀参加,这些来自世界不同区域的学校代表对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创设充满了期待。

7月9日,记者就燕京学堂的办学理念、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学生来源,以及多个师生关注的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刘伟。

用“中国学”建构中国文化主体性

记者:请问刘校长北京大学为什么要提出创办燕京学堂?

刘伟:北大燕京学堂的创办,是基于多方面的考虑。既是推进北大的学科建设、凝聚和培养优秀人才、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需要;也是服务国家战略、树立中国人文社科学术主体性的需要。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北大已经具备了坚实的基础,但仍然面对着艰巨的挑战。在学科建设方面,如何在主体性和国际化、专门化和跨学科等方面实现良好的互动,燕京学堂想进行一个积极的探索。主体性体现在立足中国大地,聚焦于中国问题,构建中国话语,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国际化体现在全球化的视野、知识资源、学术队伍和学生,以及全方位的学术交流和合作。北大一直有着良好的国际合作传统,现在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高校间国际交流与对话,推进大学跨境联系与合作,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实现北大的教育使命。

跨学科的方面,北大一直在多个层次上进行探索。推动在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交叉研究和教学,学校有很大共识。2006年,北大就成立了前沿交叉研究院,推动理、工、医的跨学科研究和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燕京学堂致力于人文和社科学术领域的交叉,以问题为导向,集中丰富的知识资源,深化关于中国问题的研究,并催生具有创造性的思想形态。

燕京学堂也是北京大学服务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一方面,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需要在历史和现实、中国和世界的视野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另一方面,随着中国迅速地融入世界,国际社会急切地希望进一步了解中国,并关注中国的态度和思想。燕京学堂项目的主题设计、师资队伍和学生结构等,都包含着这样的考虑。作为融教学、科研、智库功能于一体的办学机构,燕京学堂希望推出一批“立足中国、影响世界”的学术成果,推动树立中国人文社科学术的主体性。吸引和培养一批“了解中国和世界”、进而“热爱中国、贡献世界”的优秀人才,使他们成为未来沟通中外的最直接桥梁,成为我国未来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

记者:北京大学现在提出“中国学”概念,显然是区别于以前的“国学”“汉学”,当然和美国提出的以针对近现代中国问题研究的“中国学”完全不同,北大要打造什么样的“中国学”,或者说“中国学”的现实意义在哪里?

刘伟:关于“中国学”研究可以往前追溯倒19世纪,当时在欧洲国家的大学里就有了一批职业中国研究专家,中国学在西方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此后,不同时期研究的范畴有变化,但显然都是用西方思想、西方思维、西方视角、西方经验出发来阐释中国问题。就像葛兆光教授说的,海外中国学本质上是“外国学”,因其问题意识、研究思路乃至方法常常跟它本国的、当时的学术脉络、政治背景、观察立场密切相关。而萨义德的论断更直接,他把所有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我们现在提中国学,首先要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中国问题的主体性、“中国学”学科的主体性。

我们的设想是,立足当前,面向未来,我们要把中国学放在全球化语境中加以研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做出切实的贡献。第一,从中华文明传承和未来世界发展的角度阐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内涵,用国际化和学术化的语言传播这些精粹,给世界展示一个既有灿烂的古文明,又青春焕发、生机勃勃的中国形象。第二,结合当今中国经济与社会的现实问题,从自身的经验、问题和语境出发,这不仅要从中国来研究中国,而且也应当从世界来研究中国,把中国问题放在世界视野中观察,把世界问题纳入中国理念中思考,使“中国学”注入崭新的内容。兼具中国主体和世界眼光,这样的“中国学”研究是增强我国国际文化竞争力的必要工作。

记者:校长您说了要培养世界的北大人,要给同学们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以中国的眼光看世界,这也是我们能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吧?

刘伟:北京大学已经培养出一批活跃在世界各地区、各领域的优秀人才。有容乃大,心怀天下,这何尝不是北大最优良的传统之一呢!你能够包容各种文化形态,你自身的文化才可能变得多元和丰富!燕京学堂的推出,在国际高校中获得了良好的回应。上个月我校王恩哥校长到访牛津大学,见到了罗德奖学金(Rhodes Scholarships)的执行方罗德学院的负责人,他们对燕京学堂的理念十分认可,并且愿意进一步探索和北京大学合作的可能性,包括将来燕京学堂的欧洲申请人面试可以安排在罗德学院进行。

“中国学”的设立,是为中外学者间进行广泛文化交流与对话提供的良好平台。要教外国青年学生从中国人的视角看中国,教中国青年学生从世界的角度看世界。同时,我们也不能等着外国学子学习好了中文才能学习中国文化与文明。据了解,朴槿惠所读的是冯友兰先生在美国讲学期间用英文写作的《中国哲学简史》,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这方面我们的工作还做得远远不够,去年秋天哈佛大学校长在新生入学时的讲话,我们听后特别有感触,她说:欢迎同学们,你们来自全世界110个国家。全美国50个州。哈佛这一届有多少个学生呢?——才1600人,却有着如此丰富多元的国籍和地域背景。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赶上人家,这个雄心要有。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我们中国梦如果没有一两个和人家平起平坐的大学,那么这个中国梦就不圆满。任何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有着悠久的文明和历史,一定是有一两所大学不单单属于这个地区和国家,而且也是全球全人类的。

“中国学”构建,是一个开放性的教学科研体系

记者:由北大创建“中国学”,它的优势在哪里?

刘伟:北大人文社科一百年,有些东西没有一定时间的积累是做不了的。北大一贯提倡通识教育,致力于综合、交叉人才的培养。没有这样的学术积淀,就难以创设“中国学”这样具有重大意义的学科。因此,百年北大创建“中国学”在学科布局、师资资源、办学理念上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优势。

记者:北京大学通过燕京学堂这一新的学院把“中国学”作为一个交叉学科领域提出并加以建设,并开设“中国学”硕士项目,在国内外还属首创。对“中国学”硕士学位项目会怎么开展?

刘伟:燕京学堂计划从2015年秋季学期起,招收国内外各地区一流大学应届本科毕业生100名进入燕京学堂攻读“中国学”硕士项目,其中65%为国际学生、35%为国内学生。

记者:燕京学堂的教师队伍是怎么构成的?

刘伟:燕京学堂将组建一支由北大现有相关院系教员联合聘任、燕京学堂国际国内公开招聘、国际杰出访问学者组成的跨学科师资队伍。这支师资队伍需要深谙传统中国文化、洞悉当代中国现实,以跨学科的方法和国际化的视野,聚焦中国问题研究。所有教师都是采用双聘制。北大同学都可以在这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中受益,开设的中英文两套课程向全校开放。比如说,你原来申请到哈佛上学很难,但是现在国际顶尖的老师就在你的身边,你可以弥补不能去海外名校学习的缺憾,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学习机会。

记者:在具体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学”学位项目将开设“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六个方向的课程体系供学生选修,这样设置的主旨是什么?

刘伟:我们鼓励他们在这六个方向上进一步选择进行深入学习和开展研究。我们的想法是恢复中国传统人文学术融会贯通的传统,这有助于打破人文学科领域内的学科界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实,中国学的研究特点之一就是重视学科的融会贯通。除了要文、史、哲贯通,还要中西学术贯通。北大在这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比如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汤用彤先生,他一生就抱定“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为学宗旨,在历史和哲学研究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同时,燕京学堂还将创造各种机会帮助学生广泛接触中国社会,深度领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各个专业方向上建立学生实践课程基地。

记者:燕京学堂的学制设为一年,外国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对中国文化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刘伟:年限只是一个条件,重要的是内容和标准。时间是一个要求,保证学习质量最重要的是内容。牛津剑桥本科是三年,一个学期两个月,这也是一种模式。从另一个角度,北大本科四年,有不少同学获得双学位,怎么衡量年限?现在加紧推动3+2和3+1项目,本科硕士都在做,质量都有保证。北大博士应该四年毕业,现在为什么床位不够?有的研究生要延期,这是我们抓住质量关不放松。有些同学七年没毕业,就是我们要坚持标准。

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在办学模式上的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

记者:能否请你谈谈筹备燕京学堂的论证过程?

刘伟:成立燕京学堂是经过学校各种程序严格论证、审批的。我们在各个环节都是开放的,2013年初,北京大学组成论证小组,论证建立燕京学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期间听取了人文、社科院系一批资深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刘伟常务副校长在燕京大学校友会上,和大家做了直面沟通报告,大家对这个计划的反应都是正面的。在论证小组建议的基础上,北京大学2014年第19次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成立燕京学堂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设立燕京学堂筹备建设办公室,调动专门力量开展筹备工作。燕京学堂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在人文、社科院系的领导和教师中开展走访、座谈,就燕京学堂办学、科研等问题征集意见,邀请部分院系提供相关授课项目材料。在这些调研基础上设定“中国学”交叉研究领域,提出“中国学”硕士学位的基本规划。期间,北京大学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分别就燕京学堂筹建事宜数次听取汇报,进行深入讨论;北京大学规划委员会对燕京学堂的设立进行了论证。2014年5月5日北京大学举行燕京学堂启动仪式,宣告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正式建立。这是党委行政的集体决定。

记者:燕京学堂的经费从哪里来?

刘伟:燕京学堂的建设和运营资金通过向社会定向公开募款筹集。捐赠的资金形成专项基金,通过基金收益支持燕京学堂的发展,不使用北京大学正常办学资金。没有一分钱来自国家拨款。自开始筹集资金以来,我们得到国内及海外华人企业家的大力支持,通过这些企业家的慷慨捐赠,燕京学堂得以筹措建设经费,为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及延聘校内外学者任教。

记者:现在把将燕京学堂设定为住宿式学院,这有什么好处?

刘伟:学生在此可以了解彼此的文化心理和世界观,经过一年共同的学习、生活后,他可以有多种选择,可以留在北大或是到其他高校继续深造,还可以回到本国服务。海明威曾经说过一句话,假如你年轻时有幸在巴黎生活过,巴黎就会跟着你一辈子,你有幸在北大燕园生活过,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记者:现在对燕京学堂选址有很多不同的声音,燕京学堂会成为“校中校”,“园中园”吗?

刘伟: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静园六个院子就是学生宿舍。现在,学校考虑、论证将一院到六院通过内部修缮改造成燕京学堂的校舍,也是延续了学生宿舍的功能。在论证的过程中,前提就是一院到六院的修缮将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规的规定,不动建筑外墙,不动院子围墙,不会改动六个院子的外观。在建设期间,静园草坪照常开放。明确是修缮,静园一草一木都不会动。

有的师生担心,北大搞了一个特区,不是这样的。燕京学堂大部分老师都来自现有院系,在新环境里最终受益的是全校同学。燕京学堂是众多学院里一个,是适应时代需要,做的一个教改项目,有传承,有创新,当然我们的目标和设想也不会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师生共同努力。北京大学燕京学堂在办学模式上的探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改革的过程中,各个学科、院系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肯定会出现。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拓宽办学资源、争取各方支持,不断提升全校整体发展水平。但事情想明白了就要干,做事要往前看,要往远看,往大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