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京东无人配送来了

24.06.2017  03:36

联商网独家:6月18日上午10点15分,一架配货无人机悬浮在降落点上空1米处,将货物空投后,便飞往基地停机坪。刑栋知道,这是他在京东上买的凉皮到了,可是他没想到,却是以这样的方式收到。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邢栋还以为这种场景只存在于电影中。

▲京东无人车

而远在北京,一辆配送无人车在人大校园缓缓行驶,一位学生收到短信提醒前来取件,无人车“吐出”包裹后,又悠然离去……

而这些,都是京东无人配送在618期间投入使用的场景。

京东方面认为,这些动作意味着无人配送不再是专家们蓝图上的规划,也不是局限在实验室里的测试、试运营,而是已经切切实实的落地,开始为中国消费者服务。

物流行业资深专家、众诚众享创始人罗辉林告诉《联商网》,智能化是未来大方向的趋势,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车都是向智能化发展的。

作为先行者,我们来看看京东无人配送到底发展的怎么样了。

联商网》了解到,2016年5月京东X事业部成立,确立了无人机、无人车和无人仓三大板块,规划建设了三级(干线、支线、末端)无人机通航物流体系。

目前,京东无人机服役的机型有6款,分别是京东Y-1多旋翼、Y-2多旋翼、Y-3多旋翼、V-2固定翼、电动六轴多旋翼、电动六轴多旋翼2代,其中运用的最多的是Y-3多旋翼机型。这六款机型载重在5公斤至20公斤以上,部分飞行半径10公里,均实现了全程自主巡航、卸货和返航。

▲位于宿迁的京东智慧物流全国运营调度中心

目前京东无人机飞行高度约为120米,除了雨雪雷暴等天气,一般在晴天,多云天气下风力不高于4级即可起飞,当货物到达终点时,会下降到距离地面1米高度,自动抛货。位于宿迁的京东全国运营调度中心,对各地无人机航线、配送无人机的性能和状态、订单数据等都会进行全面管理和实时监控。

据京东首席技术官张晨透露,京东载重1吨的无人机目前正在测试当中,目前该款最新无人机载重可运送5公斤至15公斤包裹,飞行速度最高可达100公里/小时,充完一次电可连续飞行50公里。而京东正打算在中国的10个不同省份研发6种不同类型的货运无人机。

▲2016年双11,京东无人机在北京通州送货

其实,早在2016年6月,京东在宿迁部分农村已经首次实现无人机送货。2016年双十一期间,京东无人机正式在宿迁、北京、西安等地送货。刘强东预计,未来5年内无人机将在全国实现送货。京东方面告诉《联商网》,京东无人机项目目前已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的7个地区布局。

联商网》了解到,2017年5月,京东全球物流总部和无人系统产业中心落户陕西西安航天基地,京东计划5年投资205亿元西安航天基地展开深入合作,而京东无人机研发、制造、试飞和测试均在该基地进行。京东还计划在四川建设150个无人机货运机场,覆盖四川县城,并连通城乡。

2017年6月6日,京东宣布在宿迁建成全球首个无人机调度中心,无人机项目进入常态化运营阶段。

京东方面表示,无人机未来计划覆盖中国所有乡村,重点是乡村道路交通不便,山路崎岖,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除了解决这些地方的基本需求外,农产品上行需求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京东无人机选择‘两条腿’走路,一是在一些政府支持、地方支持、民众支持的城市,开展城市周边运营,二是要解决扶贫攻坚地区的农产品上行难题”,京东无人机负责人告诉《联商网》。

在京东无人配送领域,除了无人机之外,无人配送车目前也已经投入使用。

联商网》获悉,目前京东无人配送车投入使用的有一大一小两种。其中小型无人车有五个格子,可以放5件快递,每天能配送10-20单,一次充电,续航20公里;大型无人车一次配送10-20单货,一次充电续航80公里;下半年还会部署100-200辆。正常行驶时,无人配送的速度很慢,平均在3-4公里/每小时,遇到减速带或者障碍,行进的速度就会更慢。

使用时,当工作人员把快递放入无人车的存储箱后,云端就能自动识别并且在客户端显示出包裹以及拟入最后配送阶段,无人车随即给消费者手机发送短信,“我是京东智能配送车,正在全速为您配送订单。”在到达目的地后,无人车会再发送一条短信,告知取货密码,并提醒“抓紧哦,30分钟见不到您我就自己先回家啦”。

自动配送车会检测前方3米内的障碍物,提前反馈做好路线调整。但如果障碍物就突然出现在面前,自动配送车会立即停下,等两秒钟看看情况。如果障碍物还不打算移动,那小车会缓缓的后退一定的距离,再绕过去。

618当天,京东无人配送车在刘强东母校中国人民大学完成首单配送。京东告诉《联商网》,首批京东配送机器人已经投入到清华大学、浙江大学、长安大学等高校内执行配送任务,一个投派点大约有2-3辆无人车,618之后还会再铺设100-200辆无人车。目前,京东在全国设有1300个配送站点京东派,未来这些京东派的站点可能会陆续成为京东配送机器人的基地,为所在高校内的广大师生提供配送服务。

在《联商网》看来,京东费尽心思发展无人送货,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降低成本,二是解决末端需求,提升效率。

数据显示,2016年度全球物流成本近800亿美元,其中最后一公里运输占总成本比例达50%。而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2016年中国物流总费用约11万亿元,同比增长3%左右,占到GDP的比重为15%。可见物流成本非常之高,尤其是最后一公里物流成本。

成本是快递领域沉重的话题,其中人力成本更甚。据《全国社会化电商物流从业人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当前物流从业人员已达203.3万,员工社保就是快递企业一笔沉重的负担,基层配送人员超过80%没有五险一金。

▲2017年6月6日,京东全国客服中心(宿迁)员工宿舍样板间

以京东为例,京东目前共有14万员工,绝大多数是基层快递员。今年2月,京东披露的2016年度员工福利保障数据显示,包括为基层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京东共支出27亿元人民币。而如果把这些员工外包出去,京东一年可以直接节省17亿元,这可以转化为财报利润。

同样,菜鸟网络虽然只有1100多人的团队,但是其背后却是170万快递员在支撑,这170万快递员的成本也是菜鸟网络加盟企业沉重的负担。刘强东曾痛批快递业停摆事件是电商十几年来高增长隐藏起来的毒瘤,背后是90%以上的电商从业人员缺乏五险一金。

但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所需要的快递员规模将继续扩大。5月22日,马云在2017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表示,每天10亿包裹的时代将会在七八年内实现,呼吁广大快递公司加大技术投入。

而一台无人送货设备将可以代替多名快递人员,从而降低配送成本,因此研发无人送货设备将会成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位于宿迁的京东无人机展厅

近日,刘强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推广无人送货之后,乡村地区的物流成本可以下降七成,届时,京东的财务报表上将会有盈利。

知名电商专家庄帅在接受《联商网》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看一个京东配送员每天配送200-300单,京东已经将物流效率做到了极致,但这个极致对京东来说仍旧是个压力,其物流成本依旧很高,特别是随着其快消品类商品的扩张,对物流配送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无人配送是和京东扩张是相匹配的。

除了解决成本问题,末端需求也是发展无人送货的一个原因。末端需求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市场需求,二是运营效率需求。

从市场需求来看,农村网购市场得到进一步渗透。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4823亿元,同比增长36.6%,预计今年将突破6000亿元。随着网购进一步渗透,偏远地区居民网购消费和农产品上行方面也有着迫切的诉求。

从运营效率需求来看,物流末端“最后一公里”一直是快递行业的难题,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堆积,严重影响效率,特别是在偏远农村地区。

比如,在部分地势复杂的农村地区,往往直线距离很近的配送站,需要快递员花费上半天时间才能够把货物送达,成本高而效率低,而这些货物基本上都在无人机的可承载范围之内。

京东方面表示,做无人项目的初衷就是为了解决日益增长的物流配送需求,力求通过技术不断降低物流成本并提高运营效率,进而提升用户的购物体验。

虽然京东在无人配送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但不得不说这些技术距离真正大规模使用还有很远的距离。《联商网》认为,无人配送要想大规模使用还需解决这四点问题:

技术瓶颈: 无人配送对天气因素要求较高,受到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影响,无人配送特别是无人机尚无法满足全天候使用,同时无人配送设备电池续航能力、承载能力、城市复杂路况处理能力在目前看来都很薄弱,需要技术革新。

成本高昂: 任何新技术的前期研发所投入的成本都是庞大的,而后期正式投入使用其制造成本也不容小视。以京东无人配送机器人来说,该车通过车顶的激光感应系统自动检测前方路况,但这套系统里,光顶端的激光雷达,价位平均在6-7万元。

政策法规: 在无人配送领域,无论是无人机还是无人配送车,都需要国家政策支持,但我国目前在这方面的政策法规尚属空白。在无人机方面,目前我国对低空无人机空域管理尚无系统性的政策法规,无人机飞行无安全保证。在无人车方面,无人配送车的路权问题,货物安全问题还没有解决。

公民素养: 有人说,共享单车考验着一个国家的公民素养,无人配送设备的上路同样面临这个问题。联商网百人荟成员陆彦告诉《联商网》,无人机配送考验国民素质,以目前状况看,无人机在飞行途中很容易被打下来,商品及设备安全无法保证。

庄帅认为,中国目前物流配送环境很复杂,山区道路曲折、城市大型小区越来越多、无人技术更适合在工厂、校园、农村等封闭环境。而京东的无人配送要发展将取决于三个因素:

一,技术成本的下降,目前一辆无人配送车成本超过10万难以批量化;

二,政府政策是否大力支持;

三,无人技术大规模发展后现有物流仓储配送人员转岗问题得到解决。

当然在无人送货领域,京东并不是孤独的探索者。

2017年6月17日,苏宁无人机在浙江安吉完成首次实景派送,未来将进入常规化运营线路搭建期。

2017年3月23日,亚马逊Prime Air在美国完成了首次无人机包裹快递。

2016年5月,菜鸟网络秘密运营半年之久的E.T.物流实验室遭到曝光,主要进行末端配送机器人、仓内复杂拣货机器人矩阵、无人送货机等多个产品研发。

针对无人配送的前景问题,九悦茂特尔陈岷瑛表示,目前无人配送尚无法商用,其品牌推广因素远远大于实际应用价值。

易观国际分析师王小星认为,无人配送的确代表了未来物流的一个潜在发展方向,这也是目前电商和物流企业积极试验的一个原因,但如果提到商业化还很难,一方面无人在技术上还达不到商业化所要求的精准、高效和低成本;另一方面,“能不能飞,能不能上路”的话语权不在快递和电商公司手中,有待审批部门的放开。

显然,无人配送是未来物流的发展方向,它的投入将极大解决目前快递行业的劳动密集属性,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但目前这个市场才刚刚被打开。

唯捷城配市场总监刘进表示,科技赋能物流,无人机、无人车等作为智能位移载体与技术应用,在生活服务领域,特别是物流B2C的最后一公里领域的应用,已经不是新鲜事,国外已经有了非常多的商业实践。从商用的价值来讲,科技对于终端服务场景的改造,为消费者效率与体验带来的提升,对于商业组织形态的变化和大数据的采集,都有非常值得想象的空间。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成本与效率之间,科技应用与商用价值之间,以及面临的政策挑战,需要做认真平衡。根据摩尔定律,成本在3-5内会大幅度下降,无人送货B2C,特别是配送站点到消费者之间的物流模式,或许会出现新的裂变。

正如618当天,刘强东在京东无人配送车在人大试运行后所说,送货机器人距离全面启用还有不少路可走,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路权、货物安全等。

(来源:联商网 作者:陈新生 木鱼)

扫码关注“新零售”,全方位了解新零售、新电商、新业态

行业内第一个关注新零售的垂直新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