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学生心灯

30.09.2017  11:31

      星辰固然美得高远璀璨,但萤火虫的光芒也自有动人之处。孟家井寄宿制学校教师要树根坚定地手握粉笔、扎根乡村教育,三尺讲台一站就是26年。他说,他想踏踏实实地为学生做一些小事,用心并认真地当一名点亮学生心灯的教师。他想和奉献山区教育的“萤火虫”们一起努力,让乡村教育发出光亮。

    1991年7月,要树根从太原师范学校中师毕业,被分配到迎泽区孟家井寄宿制学校担任初中数学老师。在曾经读过书的教室,他开始了教学生涯。     “脚下的这片土地,曾踏满我童年的脚印,回到家乡工作,用自己所学奉献给这方热土,年轻的我,当时有一种特别激动和充满豪情的滋味。”学生们喜欢要树根,也敬畏他。在学生心目中,他上课果敢决断、不容置疑;板书写得明白有条理、一听就懂,这些质朴的褒奖一直激励着他前行。     生于斯、长于斯的他,深知农村孩子出路少,读书是一个不错的成长选择。令人遗憾的是,农村学生基础薄弱,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他便利用晚自习和周末的时间为学生无偿补课,学生成绩得到明显提升。多年后,已研究生毕业的学生返校看望要树根,师生回忆那段岁月还会感慨一番。     上世纪90年代末,一轮煤炭经济增势迅猛,要树根的发小投身和煤炭沾边的工作后,都有了相当不错的发展。当时他依靠微薄的工资养家,朋友劝他下海,他犹豫过后,终究没能舍下那一截粉笔头。     “教师事业是我热爱的事业,讲台下面一双双渴望求知、渴望用读书来改变命运的眼睛也时时提醒我:教师职业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要树根说,教师职业的价值观,不能仅仅从教师个人谋生意义出发,还得想着塑造学生人生。     终身学习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的途径。2012年3月,学校决定进行自主学堂课改实验,要树根主动找校长报名,申请加入课改第一梯队。40多岁的他,改变20多年形成的教学风格着实不易,但他深知:教材更新异常迅速,只有不断开拓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才能因材施教。     学校的每一次教研活动,不论是校级、区级,还是中研班,要树根每一次都会积极跟进。外出学习,他总是认真地做好笔记、积极地参与讨论。学校的小型教研活动,他每一次都会主动报名做课,供同事研究探讨。     在一次研讨活动中,迎泽区教研员带40余位兄弟学校的领导和同行到校观摩听课。要树根主动请缨、要求做课。课后,听课老师赞美他对学生的耐心和尊重。他不仅收下赞赏,还收下了老师们中肯的建议,他认为“建议”才是一节课最大的收获。     乡村中学生源流失、学生成绩不尽如人意,这让要树根颇为忧心。学生学习基础差怎么办?能否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兴趣?有了这个想法,要树根向年轻教师请教,学习制作微课,起初,他使用电子产品并不熟练,得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钻研更多细节。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微课录课水平提高了不少,学生们的数学成绩也得到同步提高,他的努力受到校领导和家长们的一致肯定。     “教育应该在人的心灵中播种爱心、播种善美、播种智慧、播种光明。”这是要树根非常喜欢的一句话。 (来源:太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