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认识 务实前行
郭金龙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郭庚茂代表(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东明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三运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贯彻新理念 北京当争先
郭金龙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
北京要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核心功能,全力推动新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
新发展理念,是我们党认识把握发展规律的新飞跃,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思想指引。深刻领会新发展理念的思想精髓和丰富内涵,贯彻落实好新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北京作为首都,在这场伟大的实践中,理当争先,紧紧围绕首都城市核心功能,全力推动新的发展理念落地生根,变成干部群众自觉行动。
两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坚定不移地“瘦身健体”,坚定不移地疏解功能谋发展,经济保持了平稳增长。2015年全市经济总量接近2.3万亿元,是“十一五”末的1.6倍,经济质量提高、效益提升,科技竞争力大幅度增强,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9.8%,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长,常住人口实现“增速”“增量”双下降,实现了调控目标。这些成绩和变化的取得,正是新发展理念在首都实践的生动写照。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对于北京来说,最大优势就在于创新。北京将以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为契机,力求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更大突破。协调发展是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北京坚持协调发展,就是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着力增强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绿色发展是北京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必须着力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相均衡。更高层次的开放是北京发展的必然选择。北京将进一步强化首都的国际交往功能,服务好国家对外开放大局。共享发展是衡量和检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北京将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根据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积小胜为大胜。
人民日报记者 朱竞若整理
因时合势精准发力 引领经济新常态
郭庚茂代表(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新常态下,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必须因时合势、精准发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为我们牢牢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经过“十二五”时期发展,河南发展的基础更牢、环境更优、能力更强、条件更好,但困难和挑战也不可低估。新常态下制定政策、做好工作,必须认清所处阶段和发展大势,因时合势、精准发力,力求事半功倍、实现跨越发展。
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现阶段的突出历史任务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将更多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我们制定各项政策都要从这个突出任务出发,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既抓高新技术产业也不放弃劳动密集型产业,安排社会政策把工作着力点首先放到实现群众安居乐业上,既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国际国内产业转移仍将持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们将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抢抓全球化机遇,借助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充分利用两种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发展;抢抓产业转移机遇,持续推进开放招商、交流合作,实现倍数增长;抢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机遇,着力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领导干部是关键。我们将更加注重优化领导班子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养成专业思维、专业素养、专业方法,努力开拓发展新境界。
人民日报记者 龚金星 朱佩娴整理
良好政治生态是经济发展根本保证
王东明代表(四川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政治生态好了,就能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生态要山清水秀,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做好各方面工作,必须有一个良好政治生态”。就一个地方来讲,政治生态不好,则正气不彰、歪风滋长,必然破坏市场秩序,影响经济发展;政治生态好了,就能扶正祛邪、激浊扬清,营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极大释放市场活力和增长潜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四川省委坚持把构建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从严管党治党重大任务,集中打一场惩贪治腐、正风肃纪、刷新吏治的攻坚战持久战。我们以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为根本,深入开展思想理论、法纪、警示、先进典型“四项教育”,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我们把正风肃纪作为经常性工作,持续推进作风问题专项整治,去潜规则、立明规矩,党风政风为之一新;我们以最有力措施刷新吏治,认真落实“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提出并落实“六个重视选用”“六个坚决不能用”“六个坚决调整”原则要求,进一步鲜明选人用人导向;我们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旗帜鲜明惩治腐败,着眼治本建章立制,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风正好扬帆。201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台阶,较2012年增长26.2%;地方公共财政收入达到3329亿元,较2012年增长37.5%。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将勇担政治责任,不断巩固发展来之不易的良好政治生态,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经济强省提供坚强保证。
人民日报记者 张忠 张文整理
优配新结构 改革供给侧
王三运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做好“加减乘除”,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央着眼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的重大创新,也是我们“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抓好的重大任务。我们必须把服务和推动供给侧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框架,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不断释放前进动力和发展活力。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重点是什么?是从生产端入手,有效化解过剩产能,促进产业优化重组,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飞跃。简言之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做好“加减乘除”,在“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上下功夫。
甘肃省目前水泥、钢铁、玻璃、电解铝等行业闲置产能分别达到500万吨、400万吨、200万吨和74万吨,有各类基本处在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的特困工业企业113户,去产能去库存的任务艰巨繁重。做“加法”相对容易,做“减法”困难较大,但必须坚定不移地做下去。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中央明确提出,要筑强“五大政策支柱”。我们要结合实际研究细化,提出一套务实管用的政策体系。比如清理“僵尸企业”这件工作,财税、社保部门要制定财税支持、不良资产处置、职工再就业和生活保障等政策,金融部门要调动资本市场资源、配合企业兼并重组,司法部门要完善审理程序、为依法实施市场化破产创造条件,等等。通过施展“组合拳”,尽可能减少去产能、去库存带来的社会冲击。
人民日报记者 林治波 曹树林整理
责任编辑: 孟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