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梁泉村:党建引领农业增效 种出葡萄香甜新生活
春季,草木萌发,孕育生机。清徐县马峪乡西梁泉村的葡萄地里已能看到三三两两的农民在忙碌着。追肥、修整葡萄架子、平整土地……时不时还传来几声欢笑。
西梁泉村属于清徐县马峪葡萄种植的核心产区,葡萄种植面积1000余亩。全村2000余人,90%以上的农户从事葡萄种植。这里产出的巨峰葡萄,个头大、颜值高、味道甜、汁水多、营养丰,深受“吃货”青睐,逐渐成为了西梁泉村民的“致富果”。
党建引领农业增效
来到西梁泉村,随处可见葡萄架,山上、农田、大棚,都种植葡萄。葡萄变成“致富果”不是一日练就的。
该村栽种葡萄的历史已达100多年。这里纬度合适,全年光线充足,属于晋祠水源地保护范围,村里还有五六个泉眼,泉水全年长流不息。除了先天优越条件外,村民们悉心严格的照顾和管理也很重要,因为葡萄在成长中要经过土壤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肥水管理5大方面20多个环节的考验。
如何让村民的辛劳转换成真金白银,让村民靠着葡萄发家致富?这些年,西梁泉村“两委”干部在发展壮大葡萄产业方面可下了大功夫。
上马即奔跑,上任就实干。2021年底换届后,西梁泉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将抓党建促文旅融合摆在重要位置。为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换届成效,做活葡果产业,新班子积极推动了千亩葡萄示范园项目,通过更换水泥杆、铁丝、防雹网等,极大改善了村民种植葡萄的环境,现亩产巨峰葡萄可达2500公斤。村委会充分利用山泉水浇灌葡萄田,葡萄提高了口感,村民也省下了一笔不小的水费开支。
菲尔蒙酒庄落户西梁泉村已有多年,一直从事高端红酒的酿制销售。去年,在村“两委”的牵线搭桥下,部分村民与菲尔蒙酒庄签订种植定向合同,尝试为该酒庄种植专业酿酒所用的葡萄品种。同时,村委会积极探索葡萄盆栽模式,与花卉市场对接,将葡萄种植引入盆景市场,转变葡萄鲜果单一的销售方式。
打造品牌增加收益
永青葡萄园的王俊宽是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种植葡萄30亩,其中13个大棚面积达16亩。种了30多年葡萄的老王,在技术上已是村里的权威。“大棚里的葡萄主要是提前上市的品种,农历五月初采摘,一直持续到八九月。大田里则种植巨峰葡萄,产量不小。”老王说,这几年靠种葡萄,家里收入一年比一年多。除了种葡萄,他还利用葡萄休眠的时间,在地垄间种植两茬蔬菜,一年到头忙不完。
“往年葡萄成熟了,村民们都是用自行车或者电动三轮车驮着到县城摆摊售卖,销量有限,损耗也比较大。去年,村‘两委’想了不少办法,光靠采摘就将葡萄全部销售一空。”王俊宽笑着说。
葡萄好吃也好管理,但属于应季品种,短时间内必须卖出去。新任的村“两委”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去年,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段建龙提出举办采摘节,一方面提高葡萄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帮助村民销售葡萄,增加收入。“去年8月份,联系了几位有影响力的‘网红’,通过他们宣传推广村里的葡萄,打开知名度。”段建龙说,去年的采摘节效果不错。仅一个月葡萄就卖完了,价格也从每斤2.2元提高到3.5元以上。段建龙还尝试网络销售,自己开通了抖音号,通过直播吸引粉丝,宣传、销售葡萄。“我的抖音号现在有5000多名粉丝,还想探索建立团队,利用网络资源,推广西梁泉村,发展以葡萄采摘为主的乡村旅游。”
文化赋能形成特色
今年马峪乡也将围绕葡萄等特色农业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段建龙说:“西梁泉村有山、有水、有葡萄、有酒庄,更有历史文化,我们将在全乡的统一规划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
马峪乡是清徐县规划的山地葡果生态旅游融合示范区,也是今年全县经济建设的重点之一。该乡党委书记黄志国介绍说,今年将在提升葡萄产业组织化程度方面破题。
一方面,建立清徐葡萄研究所。邀请葡萄种植加工等方面的专家在马峪乡设立工作站,集中开展优质高产品种试验和种植技术攻关,推进成果转化。
另一方面,组建葡萄产业联合社,吸纳葡萄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加工企业等抱团发展,加快资源融合、优势叠加。
同时,大力挖掘葡萄文化,深耕文化营销。该乡将建立300亩磨盘地黑鸡心品种保护基地,加快推动炼白葡萄酒酿制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葡根酒脉——清徐葡萄综合文化遗产》《葡乡万里》编撰。全面推动数字乡村建设,筹建数字商务孵化中心,组建运营团队,培育直播人才,设立马峪葡萄文化、旅游、电商三个抖音新媒体账号,搭建电商服务平台。实行“线上直播+线下订单”配套建设,提档升级葡果市场,健全仓储保鲜设施和冷链物流体系,实现马峪葡萄产销顺畅衔接、优质优价。“全乡既要一盘棋统筹推进,更要发展各村特色,向消费者展示不一样的葡萄文化。”黄志国说。
对于全乡的规划,西梁泉村今年年初就专门组织了学习,并向村民讲解了今年的工作重点,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听说要大力发展数字农业,种了半辈子葡萄的王俊宽笑着说:“我得好好学习,开通抖音等直播平台尝试尝试。种葡萄,我在村里数第一,发展数字农业,我也不能落下。”